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5月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盖茨与日本外相麻生和防卫大臣久间在华盛顿举行了自2005年以来的第三次“2 2”部长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安倍就任日本首相后首次访美刚刚结束两天之后举行的,它不仅是前两次会议的继续,也是一次贯彻安倍-布什首脑会晤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加  相似文献   
2.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7,(20):10-11
<正>台风罗莎袭击东南沿海10月6日,台风"罗莎"在我国台湾省宜兰县沿海登陆,目前已造成18人死亡,3人失踪。10月7日下午"罗莎"在浙闽交界处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5百帕,  相似文献   
3.
此次两国元首会晤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双方涉及的议题相当广泛,在很多问题上双方的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双方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却有着共同的认知。事实上,中美关系发展至今,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主席9月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时提议,五个常任理事国在新形势下应该遵循以下四项原则: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二、扩大共识、求同存异;三、加强沟通、密切协调;四、顾全大局、促进合作。  相似文献   
5.
未来数十年全球秩序的关键问题是,中美能否避开“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利福尼亚的庄园里为如何避开“修昔底德陷阱”寻找新答案—— 有着“阳光之乡”美称的安纳伯格庄园,因为“习奥会”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特殊的会面时机、特殊的会面地点,还有不拘一格的会面形式,都让这次“前所未有”的中美首脑会晤显得“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6.
大事综缆     
2002年1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中俄首脑会晤。2日,江泽民主席与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举行会晤。双方回顾了10年来两国关系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建设性伙伴关系到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广泛、重要共识。一致认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会晤期间,两国元首签署了联合声明,并出席两国间5个合作协定的签字仪式。同日,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会见了普京总统。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8,(3):55-56
4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率领700人的庞大代表抵达俄度假胜地索契,对俄进行2天的非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他与俄即将离任的总统普京及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了会晤。俄美双方签署了对两国关系进行总结和定性的《俄美关系战略框架宣言》。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底.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印度进行了访问.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了首脑会晤.这是日本与印度两国自2005年建立首脑年度互访机制以来日印首脑间的第七次年度会晤。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1997年12月16日江泽民在吉隆坡与东盟9国领导人和代表举行非正式会晤,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共同承诺“将发展彼此之间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作为中国与东盟在21世纪关系的重要政策目标”.中国—缅甸睦邻友好合作关系1997年12月15日江泽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期间,会见了缅甸总理丹瑞.双方对中缅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江泽民表示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缅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越南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1997年7月14日江泽民与来访的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杜梅举行会谈,并就双边关系达成共识.江泽民指出,在21世纪来临的时候,愿意把中越两党两国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继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0.
姜跃春 《当代世界》2015,(12):25-28
<正>2015年11月初,中断了三年之久的中日韩首脑会谈在韩国首尔重启。尽管重启会晤实质性成果不多,但三国首脑能在"坡上熄火"后实现"重启运行"本身就颇具重要意义,何况三国首脑会晤后也发表了联合声明,并在加强安全、经济合作等方面达成一致,这将为中日韩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当然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情况复杂,各国都在不同领域存在不同压力,加之三国间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种种障碍,东北亚区域合作仍难一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