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实证主义界域的数学心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主义”的实证论应该被人们所唾弃,但是,作为方法的实证研究依然具有时代的生命力。为了实现科学的有效实证,从孔德到马赫、再到卡尔纳普等三代实证主义,在人类心理的数学属性问题上克服了黑格尔时代之前的朦胧与局限,展现出扬弃与继承的从含混到明晰、从矛盾到统一的数学心理观思想与体系。纵观实证主义的发展历程,应该承认实证主义界域下的数学心理观思想沾染着历史的尘迹,但是,面对百年隆昌的心理实证研究,它的实证方法与探索精神依然能为人们探寻人类心理的数学属性提供丰富的营养,并为当代实证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重新审视浩繁而庞杂的心理学实证资料掀开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
从实践的思维视角,我们有理由认为列宁的《唯批》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实践是《唯批》阐述认识论的基础;是论证唯物主义、批判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依据;是分析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统一、批判相对主义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金蕾蕾 《前线》2016,(2):53-56
正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产主义运动中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以及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新"发现,都把哲学问题特别是认识论问题提到了首位。列宁透过哲学领域中出现的新奇怪异的名词术语、花样翻新的理论体系,发现其中贯穿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并将其上升到哲学党性原则的高度,与马赫主义者们展开  相似文献   
4.
1905年失败起义时期,受马赫主义的传入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影响,以及波格丹诺夫修正主义的思想泛滥,列宁着重从哲学的认识论上总结俄国实际经验教训和"物理学革命"成就,深刻批判了马赫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认识论,从而使列宁的哲学理论活动从历史领域转向认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批判唯心主义哲学,阐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战性著作。本书写于1908年2月至10月,有特定的政治和理论背景。就政治背景而言,主要是出于批判党内取消派和召回派的斗争需要。取消派主张取消党、取消革命,奉行投降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分析了马赫主义对唯物主义,特别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种种攻击伎俩,并按照历时性批判与共时性批判相统一、内部批判与外部批判相统一、事实批判和价值批判相统一原则对马赫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这种批判原则对认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流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