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南生 《湘潮》2006,(1):28-31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他是晚清第一个正式领衔出使西方、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也是中国近代洋务思想家、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驻外使节是从郭嵩焘开始的,仅仅这一点,就使湖南人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明万历年间曾是南方向北京运送江米的集散地。清康熙年间,俄国在东江米巷玉河桥西建了座俄罗斯馆,作为接待俄国使节和来往商人的落脚之处。日后这里成为使馆区便滥觞于此。  相似文献   
3.
视野     
<正>中国外交官密集发文批安倍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各方反对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当天,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发言人秦刚公开提出强烈抗议。12月30日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率先在日本《每日新闻》发表题为《发表"不战誓言"找错了地方》的署名文章,批驳安倍参拜的错误观点后,已有多名中国驻外使节通过发表署名文章、召开记者会等方式批驳安倍政府错误言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08,(7):44-45
作为新华社年轻的女驻外记者,近年来,洪漫多次前往危险地区和艰苦地区工作。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伊拉克、危险动荡的巴以地区,还是条件恶劣的印度洋海啸灾区,她都以自己出色的工作,忠实地履行了新华社记者的职能,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沙漠玫瑰”。  相似文献   
5.
郭文婧 《民主》2012,(4):53-54
据《人民日报》2012年3月26日报道,针对有专家称“全世界只有20多个国家没有实行免费医疗”,《人民日报》“求证”栏目约请《人民日报》驻外记者进行调查了解,并采访了世界银行和国内的有关专家,最后的结论是“全球仅古巴实行真正全民免费医疗”。  相似文献   
6.
王冲 《党政论坛》2008,(20):35-35
法国总统萨科齐日前在法国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讲话称,今日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换了时代”,新兴国家的发展使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重新洗牌”,世界将进入为时数十年的“相对大国时代”。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0,(4):20-21
一年前,山东潍坊率先撤销驻京办等11家驻外办事处,被称为破冰之旅。一年过后,撤销驻京办的大幕拉开,潍坊也再次引来关注。在诸多驻京办去留之际,潍坊一年间经验,或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公共外交逐渐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重要性日益凸显。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公共外交在我国外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公共外交作为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  相似文献   
9.
孙力舟 《党政论坛》2014,(22):33-33
三大收获 防止了美国本土和驻外军事基地及使领馆遭受大规模袭击。“9·11”事件后,美国一方面加强对国内和驻外机构及军事基地的戒备,另一方面派出军队深入恐怖组织的巢穴,由以前的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剿,取得了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等重大胜利。由此,美国人的安全感有所上升,从这一角度来看,美国政府的反恐行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履行了国家保护公民安全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君君 《政府法制》2008,(5):16-18
近年来。海外华人频频遭遇绑架、恐怖袭击、意外身亡等等。外交部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上旬,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全年共处理领事保护案件三万多起。外交部官员坦言,中国人的海外安全总体趋势越来越复杂,风险越来越大。 有专家称:“只要中国人持续不断地走出国门,安全事件就会有一个庞大的基数。”血的代价引起了国内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从这些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应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