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191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磊 《南风窗》2007,(15):38-41
7月1日,本刊记者从位于江苏扬州的南水北调东线取水口出发,途经高邮湖、洪泽湖、南四湖和东平湖……一路北上,持续加重的污染和沿线地方面对的现实困境给设想中困难最小的东线工程蒙上浓重的阴影。东线通水遥不可期,即便能按期通水,难道要把污染的河湖连成串?只有做到一江清水向北流,东线工程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章 《新重庆》2005,(3):40-41
深入搞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对于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山区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薇 《今日民族》2016,(5):65-65
正"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5月22日下午,"山高地厚"裴文璐绘画作品展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开展。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江巴吉才、省人大民族宗教委原主任格桑顿珠,中共云南省委原副秘书长李森,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马开能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本次画展共展出老艺术家裴文璐不同阶段创作的60余幅油画、水彩画、国画精品。谈及展览主题"山高地厚",裴文璐说道:"这次展览是我几  相似文献   
4.
5.
我爱杜鹃美     
听人说,洛阳白云山上杜鹃花极美,疑是误传。去年5月初约友驱车前往。行前一位长者对我说:"杜鹃是生长在南方的花;杜鹃花只能远看,不能近观。"为了解杜鹃花,我又翻阅了词典:杜鹃,又称映山红,常绿或落叶灌木,春天开红花。当车沿着蜿蜒狭窄的山路盘旋上升,渐渐插入群峦之中时,同行的人突然发出呼喊:"看,杜鹃!"果然,满眼的绿浪中,突然窜出一  相似文献   
6.
天柱杜鹃     
黄骏骑 《江淮》2012,(6):51
过了立夏,山下争妍的群花都已开始凋谢,零落成泥碾作尘。这时,天柱山主峰附近的北关寨上,却有一片杜鹃花竞相开放。也是两年前的春夏之交,陪客人游览天柱山,经总关至北关寨,无意中发现这一带峰顶开有大片红云似火的杜鹃。时间紧促,匆匆下  相似文献   
7.
熹微 《创造》2016,(4):26-27
正建设供水安全保障网是解决云南省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治本之策,是支撑云南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央新时期冶水惠民政策统领下,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水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出台硬实政策,投入真金白银全力推动水利改革发展,云南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期间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性工程,是云南省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一项重大工程,是云南省治水、兴水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利奇迹。自2013年12月29  相似文献   
8.
3月22日,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建华公开表示,我国水资源短缺,海河流域等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等生态问题,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水体污染严重。"就目前公开发布的数据和报道研判,国内水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已从地表水蔓延至地下水,并且出现自上而下式的蔓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永生说。  相似文献   
9.
从军行     
正~~  相似文献   
10.
王骞 《时代风采》2014,(16):17-19
20年,639亿元治污经费的预算,仍未能让昆明滇池摆脱重度污染的困扰。政府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治污模式,是滇池水难清的根本原因。眼下,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正受到同样的治理模式困扰,面临污染危险。巨资治污昆明市西山区王家堆村,面积约40亩的滇池湖面上,漂着绿漆般的蓝藻,一股腐臭味飘荡在村庄上空。堤岸另一侧的池塘里,水葫芦开着紫色的花,铺满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