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篇
法律   190篇
中国共产党   483篇
中国政治   504篇
政治理论   214篇
综合类   3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党组织应重视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党组织是确保为党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高校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 ,向党组织靠拢的势头甚为强劲。经调查获知 ,高校学生入学后第一年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数量和在校生党员数比五年前高出几倍 ,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但是 ,学生加入党组织后 ,如何对其加强教育 ,在争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工作上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差距 ,高校党组织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问题。一、从大学生党员的特殊地位和自身特点看加强教育的必要性。大学生党员正处于黄金年龄 ,二十来岁 ,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马星 《共产党人》2006,(5):41-42
高校辅导员是介于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辅导员工作的重点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高校学生工作环境、范围、需要的变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职能,转为教育、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职能。然而在高等学校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队伍却发展缓慢,面临严峻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能够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辅导队伍是高等教育事业中重中之重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研究当前国际国内背景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才能开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白美兰 《奋斗》2005,(5):52-53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大学生约30%存在着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广泛性呈越来越扩大的趋势。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导致学生自身身心疾病、神经症及精神病的发生.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素质、生活态度、人际交往,易造成师生、  相似文献   
5.
高校社团文化及其建设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社团文化,是指大学生社团在长期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大学生社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笔者认为新时期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要坚持先进性、创新性、协调性、开放性、导向性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对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新形势下学生社团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在对学生社团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高校应进一步健全社团体制机制、提高活动质量、规范管理制度、加大扶植力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红兵 《前沿》2007,(4):90-91
近年来,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等新环境之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在总体建设工作上是趋向积极的,但由于机制及认识上的原因,也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凸现不少弊端。但通过一些有效手段的实施,高校学生社团必将成为校园文化中恒久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8.
参与的核心含义在于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影响决策和公共生活,它本质上是公民权利的实现。作为当前在中国兴起的"新公共运动"的核心,参与不论是在国家的宏观政治生活中,还是在微观的行政过程中,都被理解为健全国家民主制度、提升公共生活民主性和公共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参与的权利实现功能,在我国备受关注的公共生活领域——高等教育方面值得期待。作为一种公民权利实现方式和合法性补强的手段,参与为我们重新审视高校学生处分打开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9.
李卓慧  郑澎 《人民论坛》2010,(4):202-203
高校学生社团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个人素质提高和能力拓展的有效活动载体,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升华思想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就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展开研究,并作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议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团通常是由大学生自发自愿组织的团体。大学生社团种类繁多,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影响了学生社团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首先,加强学生社团的规划和指导,使学生社团的建设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果;第二,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使社团能够良性运作;第三,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按照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构建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