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教育上面临的难处,重庆市主管教育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如是感叹:“我们重庆市人是在螺丝壳里做道场。”重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但也是人均城市化建成区面积最小的直辖市。有2/3的人口处在农村,有500多万中小学生,而且部分地区人均生活水平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首先,是“普九”欠款问题。重庆“普九”从1996年的50%上升到现在的95%,速度极快,但欠账也很多,已达到24亿。这里还存在着一些“水分”,比如像一间教室挤100个学生,一间小小的学生宿舍住了二十几个学生的现状,这不符合教育部的“普九”标准。其二,是中…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13,(4):10-10
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市长黄奇帆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报告是一个体现党的十八大精神、贯穿科学发展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3.
黄奇帆,从上海焦化厂一名工人成为重庆市的市长,他一路走来,历经42年。黄奇帆1968年9月到上海焦化厂工作时只有16岁。在这里。黄奇帆一干就是6年。1974年9月,  相似文献   
4.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1,(9):6-6
“我们在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时候,没有刻意搞什么新政,也没有搞什么模式。”——重庆市长黄奇帆接受港澳主要媒体高层集体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5.
5月12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黄奇帆用一整天时间,率市级部门和主城九区的主要负责人来了一次“拉练”,集中考察主城区城建改造重点项目,并听取市城乡建委、国土房管局、市政委、园林局的汇报。市领导张轩、何事忠、马正其、范照兵、凌月明、吴家农参加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去年市政管理工作打了个翻身仗!”2011年1月5日,市市政委办公大楼,黄奇帆市长的这句话,温暖着被誉为“城市管家”的市市政委每一个人。“这是市领导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市市政委主任王元楷说。翻身仗的背后,是干部考核指挥棒的悄然转身。  相似文献   
7.
12月3日,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接受王鸿举辞去市长职务的请求,决定任命黄奇帆为代理市长。当天,王鸿举亲自来到市人大常委会会场上,宣读自己的辞职报告。在短短的十分钟时间,王鸿举把道不尽的千言万语凝聚成三个简单的词汇:敬意、遗憾和感谢。(12月7日《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12,(1):15-16
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在市委三届十次全委会闭幕会上作了会议总结。黄奇帆说,这次全委会非常重要,开得很成功、很民主、很鼓劲。首先,民主法治这个会议主题,特点鲜明,符合中央精神,切合当前实际,有助于推动重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次重庆以全委会形式研究民主法冶建设,领全国各省市之先,体现了市委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9.
3月4日下午,大会还没正式开始,重庆代表团驻地新大都饭店的华兴宫中外记者汇集,热闹非凡。这是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召开记者会,也是本次大会期间首个举办记者会的代表团。据记者会主持人透露,由于预约要求采访黄奇帆的媒体太多,黄奇帆决定索性召开记者会,让记者们尽情提问。主持人所言非虚,会场安排的一百余个座位座无虚席,过道及后排架满长枪短炮,贴着墙还站着许多后到的记者。重庆是一个充满新闻的地区。近年来,其在经济方面取得的快速发展为国人共睹,而其制定出台的一系列走在全国前头的新政策,比如"唱红打黑"、征收房产税、城乡一体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红色电视台"等等,更吸引着媒体。  相似文献   
10.
重庆有个闻名中外的“朝天门码头”,乃重庆水上门户。自古帆樯林立,客商云集,是西南腹地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如今,重庆人则要把整个重庆打造成为外商投资中国大西南的“朝天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