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初,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党委经营工作会上,发挥“中国优势”、创建“四好班子”、确保“2318”成为会议的关键词。“2318”即2006年实现产销突破20万辆,3个全新车型成功投放,全年降成本10亿元以上,全面优化与提升8大质量目标?神龙公司党委书记康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318”是公司的年度发展目标,也是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四好班子”的支撑指标。我们以创建“四好班子”为抓手,发挥党组织的“中国优势”,创造性地将党建工作纳入公司的KPI考核系统,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内视点     
《当代广西》2016,(4):6
正风清气正过新年春节前后,如何抓住“节点”不放松,开展廉政提醒和监督检查,成为摆在各地各部门面前的重大问题。写廉政春联、公开接访群众、畅通举报渠道,全区各地力度不减,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合力营造文明、勤俭、廉洁的节日氛围。图为昭平县纪委在昭平五将镇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公开大接访活动。  相似文献   
3.
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的龙脊大山,巍峨奇丽,这里有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前往。然而,为了在这蜿蜒曲折的龙脊山路上创建平安大道,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艰辛和汗水……  相似文献   
4.
正在他的带领下,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0年增长了7倍;梯田焕发勃勃生机,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大寨村成为全国首批8个经典景观村落之一……他就是龙胜各族自治县成脊镇大寨村党总支书记、乡人大代表潘保玉,一位憨厚的瑶族汉子。力挽狂澜,大寨村迎来转折"2005年,我担任大寨村委会主任时,大寨村委还有欠账6.7元。"潘保玉向笔者介绍道,当年的大寨村是国家级贫困村,没  相似文献   
5.
正2004年春,福建师大傅朗和黄国盛两位教授,带着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的课题,在周宁县进行了为期4天的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科考。结论是:周宁确实有原始森林与古村落资源,闽东也有"西双版纳"——"后垄大峡谷"。那年,我探访后垄大峡谷和邻近的古村落,收获颇多。2012年盛夏,相隔8年,我重访"后垄大峡谷",投宿陈峭村,晨望日出,暮观云海,走蜿蜒栈道,访古树  相似文献   
6.
容本镇 《当代广西》2014,(18):56-57
正近年来,从官方到学界,都十分重视被视为"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的文化建设,而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性成果。尤为可喜的是,对广西文化的研究,已从以往那种零散性、点状性、专题性的研究,逐渐拓展为综合性、系统性、系列性的研究。钟文典、刘硕良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的出版,是广西文化研究的又一重大收获,从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7.
只要走进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帚区,你就会看到那些替中外游客背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包,在青石板砌成的路上穿梭,在壮家的吊脚楼下走过的“背包族”。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当地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谢中国 《当代广西》2011,(18):56-56
8月23日在福州召开的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命名了首批五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榜上有名,另四个则为浙江省安吉生态博物馆、安徽省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福建省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贵州省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入围首批五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表明广西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9.
<正>"这些技术要得!去年,我种的罗汉果患花叶病,他们指导我解决难题,光罗汉果一年的收入就有1万多元。"1月12日,自治区"三下乡"惠民服务队走进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江村黄洛瑶寨,举办罗汉果和百香果种植技术讲座。村民潘宝成听后高兴地说,今天又学到了不少新技术。1月12日至13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及自治区文明办、教育厅、科技厅、文化厅等17家单位和桂林市委宣传部等5家市直单位组成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惠民  相似文献   
10.
陶灵 《红岩春秋》2016,(4):61-64
正川江古人为何如此重视枯水石刻呢?根据民间流传,当年冬月至来年春季,川江枯水期水位越低,来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希望就会越大。于是古人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每遇低水位的年份时,便在江中的岩石上一次次凿刻文字,期待低水位时石刻显露,获取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