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中心城区街面图像实时监控系统是城市治安防控体系的一部分,是把握社会治安主动权的重要举措。它的建设要按需设计,充分挖掘各方资源,搞好系统的整体规划,处理好系统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德国近五十年刑事立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钢 《政治与法律》2020,(3):94-112
自1969年德国刑法大改革至今的五十年间,德国的刑事立法活动非常频繁。在此期间,德国立法机关不但对《刑法典》总则犯罪论部分的规定进行了彻底的修订,而且针对犯罪的法律后果以及刑法分则乃至附属刑法中的诸多罪名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在恐怖主义犯罪、妨害公务犯罪、毒品犯罪以及保安监禁等领域尤其如此。整体而言,德国立法者在过往半个世纪中日趋侧重功能主义的积极刑事立法观,导致德国刑法逐步从传统法治国背景下的法益保护法和市民防御法转向以社会控制为主导的国家干预法和社会防卫法,造成了诸多难以与现有法律体系和学说理论相协调的象征性立法。我国应当从德国近五十年的刑事立法中吸收其先进经验,对其中的弊端也要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3.
从总体上来说,澳门地区的秘密侦查立法系针对日益猖獗的有组织犯罪做出的立法反应。澳门地区的秘密侦查立法采取了"分散型"的立法模式,《澳门刑事诉讼法典》、《有组织犯罪法》、《通讯秘密及隐私保护》等法律对电话监听、函件扣押、卧底证人、污点证人等秘密侦查行为作了法律规制,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秘密侦查的于法无据问题。澳门地区的秘密侦查立法带有明显的葡萄牙法制的痕迹,这表明澳门地区的法律本地化工作虽已启动经年,但要真正制定出符合澳门本土的法律制度,并逐渐摆脱葡萄牙的阴影依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过,相对于秘密侦查立法至今仍然一片空白的中国大陆地区来说,澳门地区的秘密侦查法律制度依然具有较大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区防火是城市防火的基础,但当前防火安全形势严峻,隐患较多,所以,必须明确权力与义务,落实安全措施,深入开展消防宣传,加强培训指导,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用卡发卡量的急剧增长,我国信用卡犯罪日益增多,并且出现了很多新特点。职能部门应当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与加强协作配合、技术防范、法制宣传等途径防治信用卡犯罪。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刑事拘留制度在司法实践运行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刑事拘留强制措施适用的工具化、拘留期限过长的普遍化、羁押期限的极限化、拘留适用的随意性,这极大地损害了犯罪嫌疑人权利。这些问题归因于我国立法规定的冲突、拘留标准过低、拘押合一制度、司法审查缺失等。因此,应当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街面案件主要是指发生在街面和道路上的抢劫、抢夺、诈骗、盗窃等案件。当前,市郊结合部地区街面案件多发,为此,必须明确治安防控的责任主体,强化街面案件的预警机制,强化侦防巡诸警联动、责任捆绑机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公密结合,因地制宜,切实加大对街面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然而,由于城市外来人口逐年增加,各类犯罪分子夹杂其中,使入室犯罪案件增多,犯罪活动猖獗,给防范工作带来了困难。应通过分析城市入室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审限问题,既传统又现代,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比较法视角。传统是因为审限制度可上溯至唐代,而经过历史大浪淘沙至今仍然存在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当中可表明其具有现代性。纵览其他国家刑事诉讼法,虽鲜有规定审限制度的,但却存在与我国审限制度功能相类似的快速审理制度。近年来,由于超期羁押和刑事审判压力双重作用,刑事一审审限制度的存废问题再次引起学界关注,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保留论者和废除论者各执一词,不相上下。但综观研究成果,均将审限制度的研究局限在法院审理阶段,没有从刑事诉讼的整体出发推动审限制度的改革。本文从刑事诉讼的价值选择和刑事诉讼各机关的权力配置出发,以羁押为视角,分四部分进行讨论。第一部分指出刑事一审审限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第二部分指出羁押的存在使刑事一审审限的存在成为必要;第三部分介绍当前相关改革建议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刑事诉讼整体结构下的刑事一审审限制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预防性外交是冷战后亚太安全合作中的新课题,也是东盟地区论坛(ARF)的一个 重要发展阶段。近年来,ARF在致力于建立信任措施的同时,已展开对预防性外交的研究与 探讨。尽管ARF成员在预防性外交的干预性和机制化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但为保持ARF的 发展势头,经磋商与妥协,各方开始在一些方面达成初步共识。2001年通过的《ARF预防性 外交的概念和原则》等文件,正是这些初步共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