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人肉搜索”现象反思校园BBS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上存在的“人肉搜索”现象主要基于互联网的发展、网民对焦点社会问题的普遍关注以及网民的各种心理动机的需要三方面因素。校园BBS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凸现出“人肉搜索”的潜在危机问题。因此,需要从学校管理、网络监管、师生道德自律等方面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刘新 《青年论坛》2010,(1):69-71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校园的逐步形成,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的各个角落,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了解信息、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高校BBS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阵地。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青年学等学科视角,从高校BBS的由来、发展及现状,在笔者对国内几大高校BBS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跟踪调查整理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高校BBS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在新时期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把"极化"这一概念引入网络政治传播的考察中,主要针对四个中文BBS论坛(强国深水、猫眼看人、天涯杂谈和新浪杂谈)政治讨论中的极端化态度分布状态进行描述与比较。结果显示,态度极化现象与论坛群体和特定的议题类别紧密相关。其中激进派聚集的论坛更容易出现极化;涉及"政府"的议题更容易在激进的论坛中出现极化,而在温和派占据主流的论坛则呈现非极化状态。同时,发帖积极性越高的ID越容易出现态度极化的现象;而且,网民的意见同质化程度越高,则群体极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4.
中文BBS论坛中涉日议题的网络民族主义呈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BBS论坛为民族主义问题的开放讨论提供了全新而自由的平台。基于特殊事件的民族主义分析框架,是否适用于网络常态舆论中与民族国家相关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值得检验的命题。本研究发现,网络常态舆论中的涉日议题在不同论坛具有不同类型偏好;涉日议题并非均为负面话题,也不能普遍性地引发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讨论;该类议题所触发语言暴力的程度低于其他常规性议题;不同论坛间用户在部分议题类别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态度差异。  相似文献   
5.
自我国高校BBS诞生以来,网络道德问题始终存在。其中,网络道德实践是道德结构中最根本的部分,主要包括:(1)规范高校BBS网络道德行为;(2)强化高校BBS网络道德评价;(3)加强高校BBS网络道德教育;(4)提升高校BBS网络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吴彬 《青年论坛》2008,(4):44-46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关注高校BRS论坛,把握学生婚恋思想现状,将是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婚恋道德的一个切入点。有助于我们找出问题,认真分析研究,以推进当代大学生婚恋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校BBS论坛实名制利弊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互联网的最大特性就是自由和匿名,然而匿名的互联网也带来很多弊端。高校的BBS论坛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实施BBS论坛实名制有利于加强高校BBS的管理,然而滥用网络实名制也有悖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论BBS上的言论自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BS作为新型的信息交流场所 ,言论自由权在其间得到了极大的伸张。作为一项载于宪法的基础性权利 ,言论自由具有与其他权利发生冲突时的价值优先权。以网络方式出现的BBS以其开放性、瞬时性等特点为自由言论营造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在处理其滥用言论自由事件时 ,可本着宜宽不宜严的原则来决定 BBS发言者与网络经营者的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9.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SNS形态,冲击着传统的网络论坛(BBS)形态,造成网络论坛用户开始逐渐分流到微博。但微博有自身的局限性,青少年的获取信息、交流经验、平等交流、缓解压力、融入社会等需求仍主要由网络论坛来满足。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博与网络论坛有互相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也快速攀升。网民的迅猛增加和自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对公安工作影响巨大,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应当审时度势,加大对互联网的管控力度,同时加强警察自媒体建设,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近年来,公安机关逐步认识到警察论坛、警务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的强大功能,并开始重视警察自媒体建设,发挥其在警方权威信息发布、加强警民沟通、宣传警察自身形象和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方面的作用。各级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总结警察自媒体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进一步重视警察自媒体尤其是非官方自媒体建设,鼓励和支持民警参与活动并规范管理;综合利用各种自媒体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警察自媒体建设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