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1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刘梦娟 《桂海论丛》2009,25(6):109-112
百色起义是我党在大革命失败后较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实践,由百色起义所孕育的百色起义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作用和巨大的现实价值。它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摸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所体现的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引领当代人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它所体现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当代人应发扬的优良作风,也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所蕴涵的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当今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玉珍 《桂海论丛》2003,19(5):26-28
百色起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是邓小平对“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造性的实践 ,邓小平正确地开展对俞作柏、李明瑞的统战工作和兵运活动 ,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展统战工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它所实施的以“分耕”形式为主的民族地区土地革命又是一个独创。百色起义把广西革命推向一个新高潮 ,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树春 《桂海论丛》2010,25(2):22-25
在当今社会,百色起义红色资源仍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要开发利用于党员干部教育之中。充分开发其教育价值,做到内容创新、产品创新和方式创新,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4.
刘绍卫 《桂海论丛》2010,26(1):29-33
百色、龙州起义是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开辟了广西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谱写了中国土地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对中国特色革命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邓小平在这一时期的实事求是思想,还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唐秀玲 《桂海论丛》2010,26(1):34-38
在百色起义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广西实际结合起来,不唯书、不唯上,尊重实际开展革命工作,走出了一条以少数民族群众工作为基础,以上层统战工作为关键,以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为灵魂,以贯彻"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实质的革命胜利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研究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文章中,往往只重视中共湖南省委的作用,忽略中共中央和中共江西省委、中共湖北省委及其地方党组织的作用。据史料证实及亲历者回忆,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过程中,中共湖北省委及其党组织是驻修水秋收起义部队与中共中央联系的桥梁,并且为保存和扩充秋收起义的军力作出了重要贡献。笔者认为,准确的评价应该是:中共湖北省委与湘、赣省委共同领导了秋收起义。  相似文献   
7.
唐国辉 《桂海论丛》2010,26(1):39-43
百色起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策和宗旨等。百色起义精神光照千秋,弥足珍贵,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持和弘扬百色起义精神,因为百色起义精神永远给与我们无限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欧洲1948年革命烈火燃遍十八国,历时一年九个月,终于被法、德、奥、俄等国反动势力联合扑灭。这场革命就总体而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革命,但是由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场,由于有德国和法国共产党人参加,终于创造了新奇迹。巴黎六月工人起义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武装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率领德国共产党人开展了报刊斗争、群众斗争、议会斗争、武装斗争和法庭斗争,革命失败后他们又系统总结了革命经验,为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留下了丰富的政治资源和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9.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缔造人民军队的起点。朱德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参与并领导了南昌起义,在南昌起义军余部面临绝境的关键时刻,勇担保存新生人民军队革命火种的重任。在转战上井冈山之前,他致力整顿思想,培养新生人民军队坚定的革命意志;建立新的军事指挥制度,加强党对新生人民军队的直接指挥;制定铁的纪律,转变作战形式,提高新生人民军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最后,朱德带领万余人的革命武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名扬天下的“朱毛红军”。  相似文献   
10.
在现有的有关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研究文章中,党史专家对安源会议的时间、安源会议的性质、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组建过程及具体构成、毛泽东何时到铜鼓等问题已有固定的提法,但作者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进行调查研究后,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