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举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宗教值得重新审视。本文以作者亲历事件为例,论证了3个观点:第一,宗教的根本是长期性,应该用自由公民的世俗追求说明他们的宗教追求;第二,宗教的关键是群众性,应当努力引导宗教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第三,宗教有特殊的复杂性,新中国的宗教应当是积极、和谐的因素,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幸福吹来一股和风、带来一团和气。  相似文献   
2.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它们中的许多精髓都被衍生成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对中国绘画的艺术创作、审美原则、艺术风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根基,因此,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艺术必须从儒、道、佛的视角着手。  相似文献   
3.
The study has two main purposes. First, the study explores core ethical values and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ai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al leaders. Second,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public sector leaders in Thailand consider Buddhist-based mindfulness practice to be a potentially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reinforcing core ethical values and behaviors in the public sector in Thailand. Using interview data derived from in-dep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12 senior public sector officials in Thailand, the analysis elicits four dimensions of core ethical values and behaviors that are perceived by Thai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al leaders as central to ethical behavior in the public sector. The study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interviewees' positive perceptions towards mindfulness and the role its associated practices can play in promoting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and behavior in the public sector in Thailand.  相似文献   
4.
寇爱林 《学理论》2009,(12):238-239
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时,2009年春节佛教寺院相对于往年香火更旺。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人也需要宗教的抚慰。佛教可以从教义、修持、仪轨和慈善活动等方面发挥作用,帮助人们化解因金融危机而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缅甸已被公认是上座部佛教在东南亚传播的最早和最重要的基地,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社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古代,上座部佛教一直同王权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政、教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缅甸封建国家的政治发展状况。本文试对缅甸蒲甘王朝时期政权与教权(上座部佛教)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分析和探讨,理清其沿革发展的脉络,揭示缅甸蒲甘王朝时期政教关系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究缅甸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教关系作些铺垫。  相似文献   
6.
贝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秦家华 《思想战线》2006,32(3):23-28
贝叶文化是指以贝叶经为核心的傣族传统文化。贝叶经不仅记载了南传佛教经典,而且记载了哲学、历史、法律、语言、历法、文学、艺术、道德、科技、医学等内容,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贝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主要表现在绿色文化、农耕文化、信仰文化、和谐文化、开放文化、柔情文化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略论丽江木氏土司与噶玛噶举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心愚 《思想战线》2001,27(6):77-80
噶玛噶举派在康区的长期经营和木氏土司崛起后向康南地区的扩张,使双方建立长期密切关系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新兴教派的出现和形势的变化,这一关系也呈现出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其变化的实质是基于利益之上的相互利用与相互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太虚提出佛教革命,进而提出人生佛学、人生佛教,再提出人间佛教,可见人间佛教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太虚"人间佛教"理念的提出是其佛教改革运动的产物,对佛教的改革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基了后来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药师斗"是药师佛信仰和北斗信仰混合而成的佛教拜斗仪式,本文以田野考察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药师斗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从中了解汉传佛教仪式本土化的过程以及福建宗教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寺庙民主改革、寺庙爱国主义教育、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及推动寺院教育和学衔制度的发展,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藏传佛教界的调整适应,以寺庙管理由堪布管理向民主管理发展、以寺养寺的经济制度得到确立和发展、僧人培养由传统的寺院教育向多元化教育形式过渡以及僧人生活方式向现代转变等世俗化变革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