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2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外资银行监管与中国入世承诺的履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规则促进了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既是机遇又意味着挑战 ,本文针对WTO规则中有关银行业的规定与我国相关承诺中涉及的外资银行监管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 ,并就我国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检视跨界污染损害责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界污染对一国之周边相邻国家和区域乃至全球环境会造成严重危害,产生相应的国际法律责任。以此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视角,凸现了现行立法对跨界污染损害责任制度存在的诸多缺欠和不足。本文提出:应科学界定跨界污染损害概念,导入严格责任,确立国家责任的特点、适用范围、主体和形式。完善相关的预防和赔偿机制是各国间处理跨界污染事件的有效途径,以期实现全球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治理。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家族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产权的逐渐多元化和社会化是必然趋势。单一的产权结构不仅限制了家族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而且限制了家族企业的人才结构,无法满足企业扩展的要求。因此,对于处在扩张阶段的我国家族企业而言,必须突破产权关,实现家族企业的产权变迁。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中的三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末民初开始的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在确立平等、自由、秩序等现代民法精神,构筑当代民法制度发展基本脉络的同时,尚存有一些遗憾与不足,以下三个历史误区更值得关注:民法现代化初期的民法价值理念,不恰当地追随了西方的“权利社会化”思潮;民法现代化历程始终未能摆脱国家本位主义的阴影;民法制度的创制过度突出了“制定法”地位与“法律移植”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反思这一百年的民法现代化历程之得失,以期重新展望、描绘更为美妙的民法现代化图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 ,公司的本义在于资本所有权的联合 ,但公司作为法人企业则应同时具备独立地享有和支配公司全部资产、并独立地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由此 ,本文对股份合作制企业、夫妻型公司、一人公司、有限责任和多人代表制度等问题逐一作了分析。另外 ,本文提出了从归属和权能两个方面界定公司资产所有权的思路。认为 ,从最终归属上 ,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属于股东 ;但在权能方面 ,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则为股东与公司分别享有。股东的权能主要体现为收益 ,公司的权能主要体现为对企业资产的占有、使用和处分。因此 ,国有企业的法人地位与其资产所有权的全民性质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6.
国有独资公司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运行中其治理结构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以 国资委、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为中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设想是:通过增加不同利益主体,实现股权多元化;让利益相关者代 表参与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实现共同治理;建立董事和监事资格认证制度;设计合理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结构。  相似文献   
7.
帮也母≯j零曼零的影蓐是多i种i固专褰成的譬誊?墨筹节孳霉蘸耍的:_鸶举产__魂≯辱参豢创新拽和寺j时_褥羹鬟豢蘩羹蒸鬻蒸纛麟鬻鬻蒸黧熬滕鬃鳓黧鬻繁麟黜颦獭;;?中国.适应i这个世界络岳置方:法论写战话策略上;的;糖:导;!善雏ii誊蓦蓦蓦鬻舞垂誊善蓦差堇蓦嬲蓦囊誊蓦垂舞垂善誊-i囊誊蓦誊鬻嚣烈㈣篝i蓦i  相似文献   
8.
中国、美国与正在演变中的亚洲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崛起是一个复合概念,既包括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面,也包括国际规范、高等教育等软实力方面。这对亚洲地区的国际秩序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变量,但不能就此认为亚洲地区已形成了中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正在演变中的亚洲秩序是一个包含有轮毂模式、有限共治模式、规范共同体模式和复合相互依赖模式四种秩序特征的复合体。同时,中国崛起对中美关系来说无疑也注入了新的元素,但并非就如现实主义者所预测的那么悲观,中美之间的合作远大于分歧,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在中美之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试论科举制对中国专制政体的支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之所以能存在1300多年之久,主要原因不是能够选拔出优秀人才,而是能够满足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的需要,为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扩大统治基础,提供合法性支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GDP相关指标(传统GDP、绿色GDP和人文GDP)的排名、综合国力排名、国际竞争力排名、经济强国指数排名、《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数量排名等多个视角对中国国际地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其中,经济强国指数研究是我们在国际比较领域的新尝试,该研究借鉴了综合国力评估、国际竞争力评价和人类发展指数等相关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国际权威数据库,设计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济强国指标体系,并计算得出各级各层经济强国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