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且是竖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要相适应地变革。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Considerable research has documented that global perceptions of proceduralv fairness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tions in relative deprivation (RD). Less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specific process elements that lead individuals to perceive procedural fairness. In view of this, several researchers have suggested that providing advance notice concerning a negative decision increases perceived justice and thereby lowers levels of RD. Unfortunately, the evidence for this causal relationship is currently limited and is based upon a small number of correlation and role-playing studies. Thus,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on two experimental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dvance notice and RD. Findings in Study 1 showed that advance notice impacted the cognitive aspects of RD but not the affective or behavioral aspects. However, some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were identified. These were corrected and a secon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his time advance notice lowered both th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aspects of RD but still did not impact the behavioral measur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yler's (1987) group value model.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品质.他们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刻苦钻研,不懈追求,致力于攀登科学高峰;始终坚持精心研究,严谨治学,力求思想不断深化完善;并且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勇于更新,及时调整革命战略方针;做到与时俱进,随时关注新情况,不断提出新创见.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品质,为我们在现时期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在19世纪,除了浪漫主义的解释学外,还有历史主义的解释学。它们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联结点是解释学循环。除此之外,二者的密切关系在其师承和道统方面。布克、德罗伊森和狄尔泰三人的思想代表了西方19世纪下半叶解释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突出与人文科学的联系,这是以历史意识的逐步确立为中介的,但是他们,尤其是德罗伊森和狄尔泰最终都没能摆脱历史的局限。  相似文献   
5.
雇员向媒体或有关监管部门"吹哨",可以及时制止公司违法甚至侵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起到减轻政府监管压力的作用。但是雇员的吹哨行为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却违背了对公司的忠诚义务。雇员"吹哨"的正当性源于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并保护公众利益。如何规范雇员吹哨,控制雇员吹哨的副作用,是我国法制建设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员工"吹哨"实现社会有效监督的关键在于依法明确各项权利行使的边界。雇员吹哨的动机及实现的社会效果都是衡量这一边界的重要因素。通过相关配套措施的构建引导雇员在边界内理性"吹哨",从而真正实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预告期作为劳动者辞职或用人单位预告解雇的期限,其性质的阐明关乎实践中诸多问题的厘清。在肯定预告解除权为形成权的同时,认可预告期"始期说"的内在性质,在"程序说"与"条件说"的外在性质辨析,在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关于预告期规定的选择中不囿于现有学说,在适当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以及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同时,提出区分预告解除主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适用。  相似文献   
7.
台湾史是一门兼具学术与政治意义的新兴特色学科。中国大陆的台湾史研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属于中国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从研究史的角度,对于60多年来大陆学界台湾史研究成果做一宏观性的检讨,具体分析各个不同时期台湾史研究的特点,剖析唯物史观与“台独”史观论争的典型事例,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展现新的研究趋向,将有助于推动台湾史研究的深入拓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人们坚持中国道路的重要前提,是深化中国理论的重要资源,是发展中国文化的重要保障。中国制度优势深刻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深刻系统把握,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就是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阐述中国制度与人类社会其他制度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中国制度不是自然形成的,其形成和发展有着自身的历史逻辑。中国制度优势也不是天然存在的,正是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度形成的历史逻辑中逐步得到体现的。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力是制度优势的表现形式,而制度优势的评价标准只能是实践,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一再证实了中国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9.
蔡虹  邓沁婷 《河北法学》2020,38(5):66-78
《异议复议规定》第30条作为预告登记权利人提出案外人异议的审查依据,因其中"排除异议"及"符合物权登记条件"在解释上易生歧义,致实务适用意见不一。依执行理论,除所有权外,何种权利始可排除强制执行,应依实体法之性质、效力及执行目的或方法确定。经预告登记之权利并非实体权利,其性质应为兼具物权性、债权性及从属性的请求权。目前,我国预告登记在强制执行中的效力,立法未臻明确,但结合我国预告登记实体法之"再处分禁止效力"及"不动产登记簿冻结效力",藉由目的解释,应将《物权法》第20条第1款之"处分"进行扩张,使其效力覆盖强制拍卖、变卖等"处分"性执行措施。而案外人据以《异议复议规定》第30条提出异议的,法院不应适用于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登记、网签及受让物权预告登记以外的其他预告登记之情形,其"符合物权登记条件"之确认,应参照预告登记转本登记之理论,采实务通说之标准,具化为满足合法有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已办理预告登记及支付全部价款或依约定支付价款之要件。  相似文献   
10.
赵建民 《东北亚论坛》2007,16(1):110-114
创建共同合作、协同发展的“东亚共同体”,业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历史事实证明:东亚地区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一体化”的区域;它既有成功的、进步的古代“东亚文化圈”,也有反动的、失败的近代“大东亚共荣圈”,还有设想中的“东亚共同体”。然而,现实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东亚共同体”能否迅速建立的前提条件。为促进未来“东亚共同体”区域内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建共通文字,这不是复旧,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当人们思考构建“东亚共同体”时,在普遍关注经济协作的情况下,尤应重视思想文化观念的问题,因为东亚各国间的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问题,不能光靠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手段来解决,而确实需要从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