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是一场对青年成长道路的科学规划运动。毛泽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组织纪律性在青年成长中的重要性,确立民主集中性的组织原则,树立了绝对服从党和人民的严格纪律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并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我们要站在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视角下来看待和审视整风运动,继承和发扬整风时期青年成长培养的经验,促使对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更加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体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2.
自我国监管部门引入合规监管方式以来,有效合规管理大体形成了两种相对独立的制度模式。其中,日常性合规管理是企业在行政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以预防相关合规风险为主要出发点,建立常态化的合规管理体系;合规整改则是企业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执法压力下,或在国际组织采取制裁措施的情况下,以减轻处罚或者取消制裁为目标,针对业已暴露的违法、违规或犯罪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合规整改措施。在确保企业有效防控合规风险方面,这两种合规管理模式各有其制度结构和公司治理功能,也存在着各自的优劣得失。在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建构方面,这两种模式既可以相互转化,也可以相互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整风精神的主要内容是批评和自我批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民主和开门整风。延安时期的整风精神推动了党的发展壮大,对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和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整风精神来之不易,践行更为不易,既需要自律自警,又需要制度建设的保障。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大力发扬整风精神。  相似文献   
4.
延安整风运动所表现的思想价值贯穿于整个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史上留下深远影响。延安整风运动是基于党对自身历史方位的深刻把握而开展的一场思想革命。延安整风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鲜明地表现了高度的政治醒悟和思想自觉。从思想革命的角度看延安整风运动的意义,最突出的贡献是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党的思想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延安整风运动结出的一系列成果,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思想紧密相关。延安整风运动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显示了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延安整风运动缔造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光彩了延安整风运动。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延安整风运动已经过去了整整 6 0年。 6 0年前这场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对于打破“左”倾教条主义的思想桎梏从而进一步解放全党的思想 ,对于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水平进而确立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指导地位 ,对于团结全党全军并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均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在全党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 ,以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要求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今天 ,再度回顾与思索延安整风运动留下的深刻历史经验 ,对于我们以求实的、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求实地、科学地探索与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经验 ,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都将是大有裨益的。为此 ,本刊开设专栏发表这组纪念性的理论文稿。  相似文献   
6.
延安整风运动是党的历史上一次深入、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更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动。用大众化的视域来审读这场运动,可以发现,这场运动端正了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树立起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尤其是全党掀起的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使这场运动不仅提高了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也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普及化。  相似文献   
7.
李东朗 《理论学刊》2007,2(12):17-2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延安整风运动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举措,它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延安整风清楚地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永久的、常新的课题,全党和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努力致力于这个关系中国社会发展前途和命运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2012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首次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出较为系统和详细的规定,影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摆到了理论和实践面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涉及何为“非法证据”、认定非法证据的证明标准是什么、哪些诉讼阶段可以审查证据合法性、审查效力如何认定,以及非法证据排除的分类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关系到能否正确发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真正规范侦查行为、减少冤假错案、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9.
从西方引进的社会资本概念,我国学界已经在许多领域予以运用,如乡村结构、企业经营、社区发展等,认为它具有解释社会发展尤其是非物质发展的力量.但是,社会资本也具有相当的负功能或者消极意义.在我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尚未消解之际,它的引入往往成为中国传统再生的一个新契机.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背景下,腐败问题呈现出新的样态,由单一的腐败向多元的腐败演化,社会资本的负功能或者消极意义也同时取得了新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In Marley v Rawlings and another, a unanimous Supreme Court has widened the scope of judicial power to rectify a will under section 20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Act 1982. An intended will that falls foul of formality requirements may now have such defects resolved by rectifi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clerical error’ – one of the two possible bases for invoking the rectification doctrine – has been expanded. The Court's decision to resolve the issue by this method rather than by recourse to the doctrine of construction may prove to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extended scope of the latter. Moreover, the recent award of a third party costs order in this case is also likely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anner in which similar disputes are conduct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