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草”:一个猎头习俗的文学社会学旅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草”猎人头,是一种消逝了的先民习俗,并非台湾原住民独有,但对“出草”的书写,却是台湾近代以来活生生的文化载体。“出草”在战后台湾文学中被呈现的面容,或诉说了几百年间原住民族的生存、抗争历史;或寄托着知识者缘少数族群问题进行的社会批判与反省,甚而,对萎弱的现代人格之出路的想象;或在当代意识形态与文化消费的背景下,成为某些主流论述——譬如多元文化主义——的注脚。本文追寻“出草”的文学旅程,一以探求战后知识者响应其时代、探寻思想出路的多重样貌;一以理解台湾的文化生态与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台湾民进党政府在新世纪的“军事安全战略” ;从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台湾谋求独立的“军事安全战略”虽对和平统一前景造成了危害、但美国协防台湾的可信性在受到恐怖袭击后更加值得怀疑 ;作者认为台湾与大陆未来统一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论述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海峡两岸统一势在必行;分析了李登辉耍尽权谋搞分裂,终于落得被人民赶下台的可耻下场;论述了“台独”即意味战争,分裂就没有和平,台湾新领导人只有接受和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放弃“台独”立场,尽快与祖国大陆进行和平统一的对话和谈判,才是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光复后不久,台湾即遭遇粮荒,主要表现为粮价高昂。粮荒源于日据时期的粮食短缺,主要原因是战争破坏了台湾农业生产的条件。台湾粮食匮乏程度不如大陆严重,但价格高涨,对习于配给而又极少经历粮荒的台湾民众来说,形成巨大的心理震撼和生活压力。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先是沿用日据时期的食粮配给制度,后放弃配给制度,允许粮食自由流通,但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控制。与此同时,政府积极洽购粮食和肥料,试图增加粮产缓解粮荒。长官公署的种种措施有利于缓解粮荒。  相似文献   
5.
文学场域是由影响文学作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作为元场域的文化场决定着它的性质和走向.台湾的文学场域是在传统的中国文化环境中生成与发展的,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中国传统文化是台湾文学的灵魂,为台湾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6.
浅析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产生和实施,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的因素,也有大学联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问题而需要变革的必然原因。本文分析1992年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构想与内容,实施前后引发的争议与改革思考。  相似文献   
7.
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较长时期台湾岛内民心或政治取向与经贸走向“相悖”。“相悖”是现象,“相符”是实质:由于不能依据市场规律、农业产品和要素比较优势差异建立实现双赢的合作机制,台湾中南部农民从与大陆经贸往来中受益不多。鉴于此,大陆应加强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让利于台湾小农,扭转岛内关于“大陆农产品是造成台湾农业困境根本因素”的错误认识,彻底打破政经相悖的格局。本文提出: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借鉴现代发达经济扶持农业惯例的前提下,放开台湾优势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创造条件帮助台湾小农西进大陆创业,用其农业要素上的比较优势来抵消产品上的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台湾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严重冲击了外向型的台湾经济。在内需提振乏力、外需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下,岛内生产和服务业增长停滞,财政状况恶化,民生痛苦指数提高。导致台湾经济衰退的原因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其中产业升级不力是根本性的因素;而两岸经贸关系的逐步开放和正常化回归有助于纾解台湾经济困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抗日战争不断深入和全国人民强烈呼吁,国民政府开始从舆论和外交上做收复台湾的准备,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发表,台湾回归祖国已成定局。随后,国民政府于1944年3月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展开接收台湾的各项准备工作。这些工作为台湾的顺利接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右翼势力的存在与发展经历了战后初期、从冷战开始至中日复交前、从中日复交至冷战结束前和后冷战时期四个阶段。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支持,日本右翼势力逐步由民间发展为民间与政府遥相呼应,成为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对此,我们要洞悉日本右翼势力膨胀的原因,以制定灵活务实的战略,排除日本右翼势力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干扰,粉碎其阴谋分裂中国的政治图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