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古代立法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崇古意识,从以古制入法、以古礼释法和以古礼品评今法等方式表现出来。崇古倾向具有使立法显示正统性、合理性和权威性等现实功能。崇古倾向的影响体现为礼法融合、以秩序为最高立法价值,从而导致法典体例的保守,民商法等部门法典难以生成以及对外来法律文化的排斥,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立法中崇古倾向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烈的崇古意识,其深层根源则在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2.
柴玉洁 《学理论》2009,(9):129-131
莫言的作品在历史背景下述说着中华民族的过往,它能深入到我们选择性遗忘的历史图景让我们在其作品的死亡意识和生殖崇拜下去解读莫言及其作品的生命意识,他以鲜明的色彩,大胆的叙述去体悟大地民间的生命强力,莫言代大地立言,去为失去话语权的人们唱响生命的悲歌。  相似文献   
3.
解读西南少数民族崇尚的色彩语言—"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语言是指人类社会中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色彩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西南不少民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贵,就在于色彩语言中的"黑"能传递出他们所企盼的信息。影响民族尚黑习俗形成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西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二是原始宗教;三是历史上的文化接触与融合。但民族尚黑习俗的形成并不要求这三大因素必须同时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简论我国稻作文化中的生殖崇拜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殖崇拜作为世界文化史上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国稻作文化中有着诸多的反映,它往往与人们祈盼谷物丰收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从对鱼、蛙、龙、鸟及一些相关崇拜事象入手,简要论述了我国稻作文化中的生殖崇拜内涵。  相似文献   
5.
强调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坚持实践高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者从事共产主义事业一贯坚持的思想基本准则,正是由于坚持这一准则,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变为现实,从生存危机走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律文化是行政法治的灵魂,一个国家的行政法律文化,直接影响着该国行政法治的水平。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行政法律文化正处在由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嬗变过程中,即由权力本位逐步在走向权利本位;管理行政理念正在让渡服务行政理念;行政法治理念亦在渐渐取代行政人治理念,责任政府理念、民主政府理念、诚信政府理念等已成为民众的内心渴望和追求。现代行政法律文化逐步形成,并进一步繁荣、发展,推动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杨小彦 《思想战线》2007,33(5):48-54
中国远古时期夏商周三代权力交替过程中呈现出意识形态的变化,在"祖灵崇拜"、"血缘制度"和"天命观"三者的不同解释当中,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内部压力。周在取代商的过程中强化"天命观"的意义,这个意义对现实政治无疑产生了影响。周人藉此不仅奠定了此后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性格,而且也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等级制度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的“祖籍记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的国民认同和族群认同均表现出相当的强度,我们倾向于把这种“双强”的特征看作是走向多元文化主义的马来西亚华裔集体自我意识的结构特征。而“祖籍记忆”正是华裔构建其族群认同的意识和文化基础。一方面,华裔可能通过和祖籍国建立更多的联系来维持和加强祖籍记忆,以达到强化族群意识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主义的政治背景下,为立足当地生存和发展,将祖籍国“对象化”也成为其策略。  相似文献   
9.
夜郎竹王传说与彝族竹灵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夜郎竹王传说 ,在汉文献中首见于《华阳国志·南中志》 ,之后《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亦有记载。但二者却有不同。刘琳教授注《华阳国志》亦提出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 ,竹王传说与彝族古代社会的“竹灵”崇拜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何其二 《桂海论丛》2011,27(2):46-48
英雄是理想人格的象征与代表,是人类精神的向往。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英雄崇拜是人们对英雄强烈情感的外部表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它是激发人们学习英雄动机的心理基础和内化英雄精神、完成人格重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