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0篇
  免费   111篇
各国政治   105篇
工人农民   67篇
世界政治   3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1篇
法律   942篇
中国共产党   166篇
中国政治   560篇
政治理论   512篇
综合类   13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创新性立法是推进地方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手段,鼓励地方立法创新是完善我国立法体制的应有之义。为实现地方创新性立法的规范化,应明确地方性事务的判断标准,引入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立法决策量化论证。  相似文献   
2.
张圆 《法学杂志》2020,(1):132-140
针对地方事务的初次分配(设定),长期由国务院等中央行政机关负责的实践传统不能取代有限制性规定的现行法律。按照这些合法性要件,在设定主体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经授权的国务院有权设定地方事务。同时,为适应综合治理的需求,1985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授权决定应及时增补其他领域。在规范形式上,只有宪法、法律与依行政法规程序制定的暂行规定或条例可以胜任;并且要以宪法为依据,以法律为主体,提高人大立法的比重,控制授权立法。在制修程序上,代表团得充分行使提案权,为地方事务的设定发声;“中央和地方协商办事”的治理原则须转化为法定程序,以便地方意见的收集。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During the last couple of decades, we have witnessed a proliferation of the project as an organizational solution in sectors as diverse as IT, housing, social services, education and culture. Despite a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phenomenon, we know surprisingly little of how processes of public sector projectification unfold in practice, especially at local government level. This article uses an institutional logic perspective to illustrate and argue that public sector projectification can be understood and conceptualized as the enactment of multiple, co-exis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 but where one particular logic is of growing importance – the project logic. It is argued that even though the project form is often perceived as more flexible than that of the bureaucracy, the practical outcome seldom represents a radical break with traditional, bureaucratic management models. Rather, it appears to aid a rediscovery and reuse of central bureaucratic practices and procedures such as reporting, document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相似文献   
4.
国家宏观调控权的滥用对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地位与私权利保护极易产生损害 ,所以在国内法律赋予国家宏观调控权的同时 ,建立对其有效的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 ,具有经济学与法治主义方面的理论根源和权力观念基础。它对我国宏观调控法律研究上升到全面性与系统性之层次以及指导立法实践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In 1991 the FCC implemented a price cap plan for local exchange carriers' interstate access service designed to deal with the regulatory boundaries problem arising from the breakup of AT&T in 1984. The experience with the price cap plan demonstrates the difficulty of predicting productivity growth accurately and makes clear that regulators cannot depend upon a pure price cap plan to keep prices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of costs. With periodic reviews to readjust plan parameters, however, a price cap plan can maintain the rate-of-return close to the target rate-of-return without diminishing the price cap plan's incentives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A simple method of recalculating the X-factor based on the rate-of-return over the previous three years worked well in simulations. If this procedure had been used over the price cap period 1991 to 2000, prices would have been 20 percent lower and expenditures on LECs'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subject to a price cap would have been $3.8 billion lower.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关国际商事仲裁的实践表明,其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在金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适用。除对其在金融领域适用时的一些传统理论障碍予以了有效的克服以外,国际商事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的优越性也正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虽仍存有一些不足,但在国际和国内机构的推动下,国际商事仲裁方式在国际金融争议及我国涉外金融争议中,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资银行监管与中国入世承诺的履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规则促进了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既是机遇又意味着挑战 ,本文针对WTO规则中有关银行业的规定与我国相关承诺中涉及的外资银行监管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 ,并就我国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为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显得尤其重要。首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要完善评价主体结构;再次,要开发利用科学的评价技术与方法;最后,必须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生态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生态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具有里格斯笔下的过渡社会的某些特征,即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本文运用行政生态理论解读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尝试从经济、社会、沟通网络、符号系统和政治结构这五个主要的生态要素来思考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金融调控法与金融监管法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法理学有关法律部门调整对象单一性的理论,金融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是由金融调控法、金融监管法以及金融交易法等三部分组成。但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研究忽略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宏观调控法的研究上,即表现为随意把与金融调控法性质迥异的金融监管法或金融交易法划入宏观调控法体系。当然,如果说金融交易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话,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之间则确实存在着让人容易混淆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从调整对象、法律行为以及法律渊源三方面入手,对金融监管法与金融调控法的差异作出区分与比较,以求对金融法与宏观调控法的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