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80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157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35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志刚 《法学论坛》2022,37(1):97-108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司法改革的推进需要在实践理性的指导下,通过新的方法论体系来予以重新解读和把握。当下司法改革的方法论面临价值理性缺失、工具理性误区和理论范式失衡的现实困境,需要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借鉴和利用多种社会科学方法,透过多种视角探讨如何认识改革、如何推进改革、如何评价改革,在实践建构中实现方法体系的反思性整合。以"制度化的社会回应型司法"为基本目标,协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统合国家治理的实践逻辑与法治的价值逻辑,统筹推进司法制度的改革和构建。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Many liberals have been immodest in postulating that their own progressive, secular liberalism is the only one that can be justified in public reason. In Liberalism’s Religion, I articulate a more modest theory of liberalism and religion. While I personally endorse progressive secular liberalism, I argue that it is only one of the reasonable conceptions of liberal justice. This liberal modesty has profound, hitherto unnoticed implications for (i) the role of religious arguments in the public sphere, (ii) the legitimacy of religious establishment, and (iii) the justifiability of religious exemptions. In this article, I defend these three claims by providing replies to my critics.  相似文献   
3.
理性的“健康公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安主体发展战略中,曾先后提出了“政治建警”、“科教强警”、“依法治警”、“以德治警”、“向管理要警力”等方针原则,这些均表明了公安主体发展的综合性。文章指出,在公安主体发展总方略中,应当重视建设“健康公安”系统工程,保证其按照理性发展,使公安队伍成为健康型的队伍。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方法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多样性、宗教性特点。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注意运用渗透性、隐型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方法,推动我国大学德育方法向人性化和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检讨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变形和扭曲,有违该制度设立初衷。两大法系国家对发回重审的制度规定可以借鉴来重新定位我国的发回重审制度,文章从废除因事实、证据原因导致的发回重审,明确程序性发回事由,严格发回重审案件审限,改革发回重审裁判文书等入手,提出完善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中重新犯罪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新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本文立足于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到 2 1世纪初期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 ,从实证角度描述了重新犯罪的总体趋势和主要特点 ,并侧重从重新犯罪主体和相关的社会因素两方面入手 ,剖析了重新犯罪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7.
宋代公无论从数量、名篇还是从作队伍来讲,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公的繁荣,与其崇抑武的国策和科举考试内容的改变、科举考试取士数量的增加密切相关;同时,与人士大夫的精神和整个社会思潮的嬗变也密切相关。北宋和南宋长期存在的竞争和派系斗争,使人以论事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对以化事、长于说理、重实轻虎的公风格的形成和对公的繁荣和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高静 《行政与法》2007,(4):47-49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受教育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应该接受教育的人群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受到比较系统的教育。教育的不公平不仅拉大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距离,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此,亟需制定相应的对策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尽快由事务型向服务型转变。为了顺利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切实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我国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将现行的政府主要职能由“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调整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或者调整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  相似文献   
10.
法官的经验与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民社会是以人神互相感应的方法来解决诉讼问题的,当今一些西方国家司法制度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遗迹。大陆法系的司法最显著的特征是重演绎,重视法律的理论体系;而英美司法则完全是经验性的,强调遵循先例,而不注重体系。法官对法律的思辩是依赖于经验的,但是经验却不总是足以对思辩的疑惑提供裁决,所以真正的法官思辩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法官对经验与理性的追求体现的是法律所固有的规则性及其内在的逻辑力量。理想的法官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们的理性,那种清晰的、冷静的经验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