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5篇
  免费   90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108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934篇
中国共产党   142篇
中国政治   415篇
政治理论   127篇
综合类   12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税收法定原则的司法化是“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而传统理论疏漏了其中的司法内涵,导致税收法定原则出现了作为基本原则却难以直接指导和适用于税收司法的悖论。鉴于税收法定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的亲缘性,发展相对成熟的罪刑法定原则可以为完善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构成提供三点启示。同时,结合税收法定原则的固有内容,税收法定原则的司法化应当在适用范畴上向司法原则扩围,价值层次上向实质正义升华,法定程度上向相对法定适当松动。据此,三路并进,税收法定原则的司法内涵得以全面、系统的补漏。税收法定原则司法内涵的完善将有助于打破税收法定原则司法化的理论困局,助推“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法治图景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新一类经济法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法学学科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成果交集指向其社会性和中介性,它构成了经济法上社会中介组织的理论基础。法学视野中的社会中介组织处于社会公共经济管理关系中时,民法和行政法无法调整该社会关系。社会中介组织的本质与经济法的宗旨、性质、价值本位等高度契合,其因此具有了新一类经济法主体的唯一身份。经济法主体视角下的社会中介组织理论有利于解决专利权滥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公益诉讼、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构建等难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组织研究中的概念矛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关于社会组织研究在主体概念的使用上存在一些矛盾 ,导致学术界的现有研究面临诸多困境。解决概念使用和研究效用的矛盾 ,要在兼顾逻辑顺畅和边界清晰的前提下 ,慎用外来概念 ,对比研究时最好集中使用“非营利组织”概念 ,国内研究统一使用“民间组织”概念 ,把“官办”、“半官办”的社团组织及“公办民助”的事业单位概括为“准民间组织” ,以与纯粹的民间组织相区别。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作为国家协调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 ,其价值取向体现在 ,经济法追求的一般价值取向———实质正义和社会公正。经济法直接将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这是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独到之处 ,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经济法的三大原则 ,简明地表达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过失犯罪都是实害犯,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器械的广泛应用,过失犯罪危险化已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论证了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主观过错,更在于其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现实意义在于实现刑罚的目的。另外,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只应存在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中,在设置刑罚时应遵循谦抑原则。  相似文献   
6.
治安状况评价的价值及其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安状况评价是运用社会评价的原理,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资料对治安秩序状况进行评估的活动。它是准确把握治安状况的基本方法,是确定治安目标、制定治安对策、进行治安控制的重要基础。治安状况评价不能脱离社会发展水平,应以原有治安秩序为基础和参照物,着重考察治安秩序破坏力与控制力的动态平衡状态,将客观现象与主观感受、整体评价与具体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测评。  相似文献   
7.
正确处理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人际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人际冲突 ,要善于利用建设性人际冲突并防止破坏性人际冲突的发生 ,还要有效运用处理人际冲突的各种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建立欧洲宪法的条约》中对于成员国与欧盟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本文从:欧盟权限的范围、欧盟如何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立法决策、欧盟法的效力等三个角度对该条约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宪法在对欧盟进行广泛授权的同时,仍然从根本上维护了成员国的主权,宪法条约并没有从根本上推进原有的条约体系已经达到的一体化的程度。但兼顾了一体化和各民族特征的欧盟本身正是二十世纪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创新性成果,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政治是一个价值系统,是现实社会的具体价值领域.人们在政治领域里追求和实现着各种不同的价值.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是政治文明的灵魂,价值取向决定了政治文明的历史高度.本文探讨了政治的价值特征、政治的三个基本价值取向原则、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独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教学、人事和分配等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涉及国家、学校、教职工三者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和调整,围绕利益关系的种种矛盾更加复杂,迫切需要平衡利益、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工会主席面临着大量的关系协调工作,而这种协调工作只有在掌握了协调艺术,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地协调关系。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好有关利害关系,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成了高校工会主席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