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领导谈话制度,是纪委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途径。实践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蔡永飞 《政策瞭望》2007,(10):48-49
汇报工作,指的是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陈述工作情况。它是上级官员向下级官员调查研究、和下级官员进行沟通互动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上级领导提供了一个考察下级干部的机会。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汇报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执政能力,关系到干部体制的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个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尹敏 《当代贵州》2013,(9):58-58
眼下,一位领导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每到之处,他都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不要怕发现问题,而要怕没发现问题,尤其要怕没发现那些影响全局建设、制约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苗头。"怕发现问题"与"怕没发现问题",虽只一字之差,两者之间却有天壤之别。因为怕发现问题,有的人就讳疾忌医,就会对报喜不报忧的下属格外赏识,而对那些报忧不报喜的下级就不会有好感。为了防止上级领导和新闻媒体发现本地区、本单位、本部  相似文献   
4.
推动检察权宏观运行机制的主体是上下级检察院,事由是上下级检察院启动检察权运行的理由。上级检察院在推动宏观运行机制过程中,拥有信息知情权、工作部署权、办案指挥权、业务考评权、检察培训权和监督权。根据检察权在上下级检察院之间宏观运行的机理和最终目的,结合程序法定原则的要求,应当赋予下级检察院独立办案权、请示权、质疑权和建议权等项权能。根据检察权宏观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应当完善上级检察院获取信息、部署工作、办案指挥,以及下级院反映问题的程序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位差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指同一个人面对处于不同社会地位上的交往对象而产生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其中自己处于上级、师长等较高位置时所表现出的居高临下式的心理状态叫上位心理;处于下级、学生等较低位置时所表现出的谦恭拘谨式的心理状态叫下位心理。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论的“环境执法激励”,是指各级政府及其环境管理部门对下级政府及其环境管理部门或内部工作人员执行环境法律法规的激励措施,包括权力激励、财政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表彰等。一、建立健全环境执法激励机制的正当性和可行性 环境行政权的主体——政府及其环境管理部门是一个抽象概念,在现实中是由政治家和公务人员组成的,他们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他们的理性也是有限的,会发生恣意行为、权力寻租等情形,导致“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7.
《党风建设》2000,(3):1-1
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下级、在基层,在群众中有说服力,才能把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8.
改革和完善上下级法院之间关系成为专家和学者们的热议话题。课题组认为,论述法院的人事管理,首先应廓清法院人事管理权性质,找到其运行规律。其次应了解古今中外在此方面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确定法院人事管理权运行的理想状态。最后应根据目前法院人事管理权运行的现状,提出循序渐进的完善措施,进而不断推进法院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王春 《廉政瞭望》2009,(8):10-12
贪官张二在任时,曾与人合作堂而皇之出版过一本《下级学》。此书专授下级如何溜须拍马,如何吹捧上级,实为传播封建专制之奴性流毒,因此被媒体称为“奴才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检察院抗诉案件逐渐增多。如何加大抗赢的力度,在司法实践中,笔者认为上级院出庭抗诉应吸收下级院提请抗诉的公诉人参与,这将有利于保证抗诉质量,理由如下: 一、下级院提请抗诉的公诉人了解案件诉讼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基层院提请抗诉的公诉人了解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或辩护人介入后,被告人口供及证人证言是否发生变化;原卷中的证据情况及后补证据的情况;被告人在取保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