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地位。同时,它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密切相关,本文试从其产生的背景与条件、概念表述及其特点、历史地位三个方面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2.
杨玉风 《传承》2008,(7):54-54
他已经是一个66岁的老人,应该是到享清福的时候了。与大部分60岁年龄段的人一样,他经历过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光复,战争,自由化,军事独裁政权,和产业化,民主化,世界化等社会变迁。他的一生充满了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困苦,遭遇过无数次危机。  相似文献   
3.
姜喜咏 《学习论坛》2009,25(3):55-58
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推进过程中,有几对"关系"问题值得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这些"关系"及其定位问题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拓展、深化的基础性前提性问题,对它们的理解和回答,特别是学术上的定位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理建构的路径、目标、体系和结构,因而需要展开积极深入的讨论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最根本的一条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价值是以本土化为实现途径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成果同时也参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进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契机,是深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推进器,是对时代重大课题的重要回答,也是马克思主义获得突破性发展的途径。必须重视世界具体国家、民族、地域实际文化的特殊性和世界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应该关注中国当代文论中的中国立场问题,因为里面潜在的问题是“中国性问题”——作为区域性问题有没有可能世界化或有没有资格世界化问题?有没有途径世界化问题?有没有世界化的可能性的问题?如果没有可能性就只能被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明的哪些价值最能在当下重新焕发光彩?哪些核心价值是最值得如今的发展中中国继承的?中华文明贡献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就是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不同,就是确认世界各个文明、各个国家的差别是绝对的,强行消灭这些差别是办不到的,唯一可行的就是彼此之间通过互相了解,达到互相理解,实现互相谅解,达到互相和解,这就是"和而不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与"世界化"是深化科学发展观研究的两大视域。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发展问题的科学回答。中国要加快发展经济、加紧改革政治、加强提升文化。科学发展观创建了科学发展模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为世界各国的科学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法指引和价值范导,为世界文明宝库提供了创新思想成果。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继续发展的实践基础。持久和平与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的世界价值。中国化与世界化相交融是科学发展观深入发展的创构方式。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要面对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中国文学发展面临三个瓶颈,一、世界化的瓶颈,二、都市表现力的瓶颈,三、回到社会关怀的瓶颈。相应的,21世纪中国文学面临着建构生成论的文学发展观、建构都市文学话语以及重建文学之介入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发生于20世纪前四十年的新文化运动与新启蒙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也各具其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危机等因素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世界化"转变到新启蒙运动的"中国化",这对中国社会变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化"中的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具有宽广世界眼光和全人类性价值诉求的世界性共享理论学说。"三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把有效解决已进入当代实践领域的重大问题作为理论发展路向,"三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充分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始终将其作为培育"世界化"新形态的文化沃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