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佛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中东问题专家格里高利·高斯三世(F.Gregory GauseⅢ)在美刊《外交事务》2011年第4期以《中东研究缘何错失阿拉伯之春:威权主义稳定性的神话》为题撰文指出,美国学者夸大了阿拉伯威权主义政权的稳定性。作者认为,在一些阿拉伯国家,政权与军队不只是同盟的关系,后者在一定情况下会成为前者的异己力量;经济自由化改革所产生的贫困、分化、腐败,以及中产阶级的民主要求,共同削弱了阿拉伯威权主义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树亮 《国际展望》2012,(3):119-129,142
二战后中东多数国家虽骤然完成了政治现代化的制度架构,然而长期以来却是"真传统、假现代",并且政治危机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传统生产方式导致的部族社会结构依然深厚,部族政治及传统臣民型政治文化致使现代政治制度"有形无实";二是"外渗型"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导致各领域现代化进程的失序、失衡、失范。因此,基于现代化的理论,解析中东国家的政治动荡,是认识中东政局的一个历史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3.
国际·社会     
《当代贵州》2013,(17):10-10
新型冠状病毒威胁世界 5月29日,沙特阿拉伯卫生部证实,在沙特东部地区又出现3名患者死于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死亡总数上升到27人。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接受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研究小组的建议,将新型冠状病毒名称定为“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并在最新一期疫情通报中使用了这一新名称。去年夏天,这种病毒肆虐阿拉伯半岛。目前,包括约旦、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在内的多个中东国家深受影响,法国、德国、英国和突尼斯也报告了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东国家的政治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动荡。旧有的冲突仍在继续,而新的冲突又在多个层面浮现。本文将中东国家政治转型期的不稳定因素归结为四点: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本文认为,中东国家未来不论如何转型,都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注意协调同一性与普适性、本土性与独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5.
2010年底起于突尼斯、2011年以来迅速扩散的北非、中东动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发生的根源、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也是目前我国政界、学界集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中东变局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骨牌效应会扩散到哪里?会不会改变中东政治力量对比甚至重塑中东战略格局?会不会影响全球战略态势?中东变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战略影响如何?中国从中东变局的发生根源及其影响中可得到些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3月10日举办了题为当前北非、中东变局及其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10年底起于突尼斯、2011年以来迅速扩散的北非、中东动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发生的根源、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也是目前我国政界、学界集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中东变局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骨牌效应会扩散到哪里?会不会改变中东政治力量对比甚至重塑中东战略格局?会不会影响全球战略态势?中东变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战略影响如何?中国从中东变局的发生根源及其影响中可得到些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3月10日举办了题为"当前北非、中东变局及其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2008年,作为自己人生转型的gapyear(间隔年或空档年,在升学、工作之前,或工作一段时间后,做一次长期旅行,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编者注),也为了捡捡多年不操练的阿拉伯语,我计划了一次为期半年的中东之旅,围绕波斯湾和地中海新月地区,独自走访了八个中东国家,叙利亚是其中倒数第二站。  相似文献   
8.
刘中民在《环境时报》2011年2月24日载文指出:政治乱局在中东国家迅速蔓延。笔者看来,其根源既有这些国家政治体制、社会矛盾具有同构性等表层原因,也有受历史文化传统、共有的宗教因素以及外部干预等深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将中东出现多党制视为好兆头,认为其正经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过程。但历史发展从来不是线性过程,这种政治转型对中东国家的利弊得失,远比想象的复杂  相似文献   
10.
I. The U.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ising ofChina, deliberately strengthened the position ofJapan in its global strategy, and increased itspenetr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nd in the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The U.S. regarded it as a most serious challenge todeal with the risingofChina and was makingread-justment ofitspolicies toward China, with a possibletendency of getting tough with it. The U.S. exag-gerated "the rising of China " and spread its theo-ry of "China's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