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5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60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184篇
中国政治   261篇
政治理论   79篇
综合类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奉俄协定》对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奉俄协定》是一个不为多数学者关注的对象。但它的签订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即奉苏、中苏关系再起波澜,奉日、中日关系走到尽头,苏日关系的调整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张正直 《世纪桥》2005,(1):32-34
山东省沂南县文化馆,有一位60多岁的离休老干部叫刘醒民,在他那平凡的人生历程中曾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1954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召开前夕,退踞在台湾的国民党为阻挠以周总理为首的新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派出了大批特务,企图暗杀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4月8日,周总理一行乘专机突然神秘地出现在昆明。就在这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局势下,当时只有23岁的原昆明军区接影记者刘醒民,担负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加入世界国际贸易组织后,中国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不断接受着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都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处理好国际事务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要解决好国内千头万绪的问题,我们的党迫切需要有一批执政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党政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4.
中东民族与宗教问题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素来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与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纷争与矛盾不仅是中东地区乱象丛生的主要表象,也是该地区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9.11事件"后、尤其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并给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仅造成该地区局势动荡、地缘政治重组,也给美国的中东政策带来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中东"民主化"改造战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美国认为“以中东为大本营的支持恐怖主义并企图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是美国在中东利益的最主要威胁。对此 ,美国确定了“反恐”与“民主改造”两手并举的中东新战略。美国希望通过对中东国家的民主化改造 ,扶持亲美的国家和势力 ,以美国式民主和价值观淡化伊斯兰教的影响 ,更好地控制中东石油资源 ,为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目标打下基础。但是 ,受历史、宗教、民族、文化及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中东国家很难在政治意识与社会制度上走向美国式的民主  相似文献   
6.
美国在伊拉克、反恐等问题上面临的困境加剧,布什政府因伊朗核问题再次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减小:伊朗以及中东地区极端势力的反美斗争将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以内;美国内及大中东地区外部的促和力量在上升。大中东局势正在进入动态性的战略相持阶段,短期内发生新的战争的可能性基本排除。  相似文献   
7.
9月15日,美国在伊拉克的私人保安公司美国黑水保安咨询公司(简称“黑水保安公司”——Blackwater)在护送美国国务院的一个车队经过巴格达的纳苏尔广场时,与伊拉克安全部队发生交火,打死伊方安全人员及平民11人,引发伊拉克新一波反美情绪,并在美国国内引起不小争论。伊拉克内政部在事发第二天吊销了黑水保安公司在伊拉克活动的执照,  相似文献   
8.
孙溯源 《西亚非洲》2007,11(4):23-28
冷战结束后,受到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政治民主化改革成为中东伊斯兰各国政治生活的一个主题。由于西方国家同伊斯兰国家对民主的认知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同伊斯兰国家民众的民主化要求之间也有严重分歧,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至今尚未取得显著成效。伊斯兰国家各国政府作为民主化改革的施动者,承受着协调分歧的巨大考验。中东伊斯兰国家民主化改革的前景因国内外相互冲突的民主诉求,以及各国政府协调能力的不同而面临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田志馥  于亚娟 《亚非纵横》2007,(6):32-35,52
埃及是最早与以色列实现和平的阿拉伯国家,和解后的埃以关系却陷入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状态。事实上,埃以之间形成了一种"冷和平"。本文从"冷和平"角度对埃以及中东和平进程等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朱威烈 《西亚非洲》2007,(12):17-24
构建我国对中东研究的话语体系,应注意一些基本要素。以中国的主流人文理念为指导:与美国和欧洲某些国家那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话语体系相比,中国平等待人的话语体系更能为中东伊斯兰国家所接受,因而也应得到我国从事中东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和珍惜;重视研究对象自身的文献资料:既要重视引证国外资料文献的平衡性,也得关注中国穆斯林已形成的一套有别于基督教、天主教的语汇和译名;注意符合时代精神:构建中国对中东研究的话语体系,须符合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趋势等要素所形成的时代精神,在分析阐述美国与伊斯兰世界这对矛盾时,必须关注它们在时代精神这一涉及国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方面的表现和分歧。探讨构建社会主义中国的中东研究话语体系,实际上也是读解"中国特色"内涵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