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遏制、防范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消除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是从根本上铲除产生暴力恐怖思想根源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中亚各国不断加大"去极端化"社会治理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值得思考与借鉴的经验。从国家层面制定长期的反极端主义规划或纲要、完善相应的国内立法,加强区域内的"去极端化"合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姜毅  文龙杰 《人民论坛》2013,(5):238-240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关系无论在应对新挑战方面,还是在满足各国外交战略的需求方面,都走在了国家关系调整、地区结构重塑的前面。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是发展最顺利、合作最广泛和最深入的,未来也是最具有稳定预期的。它们之间漫长的边界已经成为和平友好、稳定和谐的睦邻地带。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际法上一种国际合作的新型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能源运输通道建设、维护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增强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区域能源合作.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法律制度以双边和区域合作法律制度为主,较少涉及多边合作的法律制度.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法律制度的重构,需要完善双边合作法律制度、强化区域合作法律制度、重视多边合作法律制度以及创立新的国际合作法律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演讲中,习近平倡导欧亚各国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最终  相似文献   
5.
由于苏联的解体,中亚地区原五个加盟共和国获得了独立,为了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这些独立后的中亚国家确立了多边务实外交战略.中亚国家所奉行的多边务实外交并非“等距离”外交,其外交政策表现为一定的不平衡倾向性;中亚国家对外交往的亲疏程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国家利益需要动态地调整,尤其在与俄、中、美三大国的外交关系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丁学良 《南风窗》2011,(16):92-92
蒙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这四个层面的转型,都有其成功之处,但几乎被社会转型研究所忽略,实在可惜。  相似文献   
7.
8.
中亚国家独立后,在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教育领域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资金不足、教材陈旧、教学设备落后、师资缺乏必要的培训、大学管理混乱、大量人才流失等。为振兴教育,中亚国家一方面推动教育制度和机构的改革,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教育领域的援助和优惠项目。早在1989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冷战后的中亚为背景,运用国际关系的软实力理论,详细论述了中亚软实力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适时制定中亚软实力的战略设计与对策选择,即通过加快中亚政治体制改革,着力打造中亚民主政治新形象,增强各国的政治公信力;加速中亚经济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加大各国政府的投入力度,调动社会各界捐资出力的积极性;努力建构中亚国家文化外交战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地区软实力的层级水平等,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软实力建设,使地区软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但从长远看仍面临挑战,需要中亚国家和人民来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开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与中亚国家接壤且石油消费量迅速增长的国家,能源安全在我国已成为包括经济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分,我们应从战略角度审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并借助中亚地缘优势构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