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于1919年在巴黎左岸开张的莎士比亚书店荣誉载身: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吸引了乔伊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纪德、拉尔博、瓦乐希、安太尔等作家与艺术家,不仅成为英语和法语文学交流的重心,也是当时美国"迷惘的一代"流连忘返的精神殿堂。作为书店主人、本书作者的西尔维亚·毕奇写就本书,更像是为一个书店立传。莎士比亚书店的声名鹊起,得益于替乔伊斯出版了曾被美英列为禁书的  相似文献   
2.
秦宏莉 《前沿》2010,(16):154-156
意识流小说是现代文学中的取得较高成就的一个文学流派,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当之无愧地成为意识流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它为我们认识人类、认识社会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们更深刻、更直接地认识和了解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与人类。因为,解读《尤利西斯》则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学阅读水平与创作水平。本文在此抛砖引玉,旨在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来共同研究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技巧,提高我们的文学造诣。  相似文献   
3.
域外传真     
《党的建设》2013,(7):40-40
6月16日,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最后被发现的短篇小说集《芬尼的旅馆》出版。《芬尼的旅馆》涵盖草图、寓言故事和故事片段等内容。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乔伊斯的经历和作品都显示了一种新、旧价值观念及艺术思想的矛盾冲突,故应通过乔伊斯的生活和创作了解其文艺美学观念和主张。  相似文献   
5.
听人说,只要看过《大河之舞》热烈的踢踏舞,知道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听过恩雅遥远而空灵的声音,喝过浓郁的爱尔兰咖啡,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爱尔兰。此话一点不假。  相似文献   
6.
苗炜 《新民周刊》2012,(26):86-86
都柏林的酒吧区绝对不同凡响。我们暴走3小时,拜访了5家历史最悠久的酒吧,每到一处有两种选择,喝一杯威士忌或者喝一杯健力士黑啤酒,午后阳光充足,酒吧里人满为患,都喝得飘飘然。6月16日,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让这一天变成"布鲁姆日",这一天,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谈乔伊斯、《都柏林人》和都...  相似文献   
7.
<死者>是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篇,也是它的高潮和总结.作品运用了独特的象征手法,意在突出精神瘫痪这一主题,生动地揭示了20世纪初都柏林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无力自拔的痛苦.乔伊斯在文本中应用的象征手法主要有情节象征、语言象征、死亡象征和景物象征.  相似文献   
8.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2):8-8
<正>在诺贝尔文学奖将来的历史上,米兰·昆德拉的名字很有可能与乔伊斯、博尔赫斯和纳博科夫摆在一起。这些同样伟大的作家有一个共同点——都被诺贝尔文学奖错过了。今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法国小说家莫迪亚诺,这意味着短期内大概不会有另一位法国籍作家获奖了。不幸的是,加入法国籍30多年的昆德拉今年已经85岁了,他没办法再等太久。  相似文献   
9.
狂欢节文化在整个官方世界彼岸建立起第二世界和第二生活,以一种反叛的姿态与官方生活形成对峙.狂欢节节庆活动具有明显的肉体-物质因素,充满了死亡和新生、交替与更新的精神.《尤利西斯》表现出浓郁的狂欢化色彩.在宴饮与性、葬礼与生产以及拉伯雷式的怪诞形象等狂欢节表层生活里,隐藏着乔伊斯对爱尔兰瘫痪现实的讽刺揶揄和对民族历史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0.
钱国宏 《中国减灾》2012,(1X):46-47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工作关系,我曾在国外过了三个春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的不同,在国外过"春节"较之国内也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感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国内,放爆竹是过春节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在英国却听不到爆竹的声响——不要说伦敦的商家店铺里买不到爆竹,即使买到了,也不能燃放。这边爆竹刚刚响起,那边警察就跑过来了。英国人把新年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