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涵之美     
《台声》2009,(7):90-93
交趾陶的造型让人观赏到巧手精雕细琢的功夫.釉彩让人感受到缤纷艳丽的视觉感官冲击,而由这些陶偶所组合呈现出来的题材内涵,更是引起观赏者内心共鸣,激发对宗教民俗的虔诚与感动。庙墙堵上的交趾陶作品,通常都以演义的方式来呈现匠师的理念,他们大多希望藉由庙宇的装饰来教化民心,  相似文献   
2.
尚道 《台声》2009,(7):84-87
交趾陶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词汇,但当你走在古宅前,看到门和屋檐边栩栩如生的八仙过海、飞禽走兽等形象时,你一定想不到它们其中很多都是交趾陶工艺。如今,当年随大陆先民传入台湾的这项民间工艺依旧盛行,始终不变的依旧是它那中国味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李兴濂 《各界》2011,(11):3-3
王勃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往交趾(今越南北部)省父,路过南吕,赴都督阎伯屿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滕王阁安排的宴会,在宴会上各宾客都以滕王阁为题赋了诗,  相似文献   
4.
木子 《法制博览》2011,(19):27-27
王勃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往交趾(今越南北部)省父,路过南昌,赴都督阎伯屿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滕王阁安排的宴会。席间,都督阎公本来想让他的女婿孟学士为这次宴会上诸作作序,于是拿来笔纸谦让了一番,  相似文献   
5.
郭庆晨 《党课》2014,(5):79-81
元朝时,参议中书元明善作为元朝廷派遣的副使出使交趾国。交趾国国主想通过使臣讨好元朝廷,便送给元明善一些金银作为礼物,却遭到元明善的婉言谢绝。对方说:“你们的正使都收下了,你是副使,为什么反倒拒收呢?”元明善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说:“正使收下是安小国之心;我不收,是严守大国之体。”从这件事情上,既看出元明善在与他国邦交中顾全大局、不乏圆机通融之智,也说明坚持做人的准则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廉政短信     
《后汉书》记载:交趾(汉代一郡)曾长期遭遇贪官当政,前后刺史多无清行,故百姓怨声载道。新任刺史贾琮到任后,安抚民众,整顿吏治,选良吏任职诸县,岁间平定怨声,百姓安乐。  相似文献   
7.
伟建 《台声》2002,(4):37-37
提起中国的陶瓷,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著名的瓷都景德镇、闻名海内外的洛阳唐三彩、品茗飘香的宜兴陶器等等。而在宝岛台湾,一种叫“交趾陶艺”的民间艺术,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这种起源于中国宋代的交趾陶艺刚从广东问世时,并未受到世人的重视,直至晚清时代由于其釉色精美且光泽绚丽而开始受到世人的青睐。而在明末清初,从福建、广东移居台湾的中国人开始将交趾陶艺运用在建造装饰精巧的庙宇上,渐渐地交趾陶艺便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深深扎根,并发扬光大。“交趾陶艺”是最具台湾特色的民间艺术工艺。它集设计、捏塑、彩绘、烧窑等技…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福建、广东、陕西等省的大城市和北京,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民间陶塑作品,与以往为人熟知的景德镇、石湾、淄博、德化等名窑所出的陶塑全不一样,叫“交趾陶”。交趾陶为一种低温多彩釉,是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一种陶艺,且包容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艺,堪称民间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9.
16世纪中期 ,葡萄牙人入踞澳门后 ,以此作为据点 ,发展与中国、日本、马尼拉、巴达维亚、暹罗、安南(交趾)等地的贸易关系 ,把澳门建成了其在远东地区的贸易中心。交趾作为葡人在南中国海贸易圈的重要一环 ,于17世纪初 ,葡人在日本的贸易遭受挫折后 ,其地位日见重要。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 ,澳门与交趾的关系常因教难 ,屡遭挫折。为了维持一种较为正常的关系 ,据史书记载 ,澳门曾先后于1621年与1646年派出正式使团出访交趾王国 ,以解决双方在贸易和传教中出现的问题。18世纪初 ,正当澳门与交趾的关系濒临破裂之际 ,耶稣会士庞若翰 (Jean-Anto…  相似文献   
10.
“雄王”、“雒王”称谓之辩管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越南上古史"雄王"、"雒王"称谓之辩问题早已存在,论者甚多,诸说并存.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由"雒"讹为"雄",也有不同意见,而越南学术界倾向于肯定"雄王"称谓.本文提出,以"雒王"为正说,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加深认识;而以"雄王"为正说,也需要从多方面再论证.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很可能还有待新史料特别是考古学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