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176篇
世界政治   1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482篇
中国共产党   1277篇
中国政治   2661篇
政治理论   521篇
综合类   19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786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和职权配置,共精简内设机构896个,实现了专业化基础上的扁平化管理。”“85%以上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岗位,一线办案力量较改革前增加18%,形成了以检察业务工作为重心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基层检察院检察官决定处理的案件占同期结案数的75%以上,全省检委会审议案件同比下降10.7%。”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独特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有社会制度设置、城市生活环境等因素,也涉及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民生保障、身份特征、文化适应、社会交往等因素。根据历年农民工社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24项评价指标,对宁波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度进行了分类测评,结果表明,其总体融合水平达到70%以上;而且,农民工的职业融合、民生融合、身份融合、文化融合、关系融合因素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互相支持的。  相似文献   
5.
《陕西政报》2021,(7):42-44
各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2018年12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出台了《陕西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陕人社发[2018]5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9]124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科学设置岗位。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发管理的公益性岗位,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按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主要包括城镇公益性岗位和乡村公益性岗位。  相似文献   
6.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敏 《理论探索》2003,(6):39-40
当前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着重显能轻潜能、重利益激励轻精神激励、重眼前使用轻长远发展等问题。开发人力资源要树立现代人力资源观 ,强化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 ,完善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人的理论,既是哲学问题,又是管理问题。对人性的科学认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依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哲学考察,分析企业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点、基本趋势和实践模式,提出实施人本管理应从民主管理、职工持股、非理性管理、情绪智商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入手。  相似文献   
8.
任鸿儒  丁勇 《前沿》2006,(1):55-57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中一个新分支。它主要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成本,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内涵的界定、计量、核算和报告理论,为人力资源会计地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薪水、工作安全感和福利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许多跳槽员工谈及原因时说:“他们比这儿更看重我。因为我的重要性,他们给予我更多的好处。”  相似文献   
10.
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人才流失最严重的企业类型之一——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并导致商业泄密现象和劳动争议增多,影响到了企业生产经营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国企吸纳和稳定人才的方法,寻找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的对策,正在成为相关主管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