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研背景】"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要切切实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服务生产""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主导思想,多形式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指路明灯,是学校不断前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探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有益经验,日前,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新闻分会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对闽江学院将思政教育融入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2.
人事任免     
《当代贵州》2016,(5):7
正中央:阎京华任全国总工会十六届执委会副主席巨晓林任全国总工会十六届执委会副主席(兼)宋福龙任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长,此前任中纪委第十纪检监察室主任蒲增繁任中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长、司法部党组成员,此前任中纪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组长、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流动的河,那么在记忆的河床上,总有一些瞬间定格为永恒。通过新媒体平台发送元宵节的语音祝福,与正在采访的记者进行视频连线,亲自切换按钮体验模拟播出……2016年新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亲切的关怀、殷切的嘱托、温馨的场景,令人难忘。一年来,全国新闻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13,(6):63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主办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目前已建成包括新闻信息发布、思想理论宣传、党史资料库、网络互动  相似文献   
5.
好书推荐     
《灿烂的星河》/主编:赵兴林/出版:人民日报出版社全书分为上中下3册,共100多万字。在这套书中,自人民日报创刊以来,先后在记者部工作过的140位记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人民论坛》2011,(8):240-240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适应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论新的需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特别邀请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陈俊宏,精心编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观点解读》一书。该书秉持"最新、明晰、权威"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4月20日,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同举办的"群众工作典型案例"颁奖座谈会在学院举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燕楠、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正局级干部崔士鑫、人民网副总裁罗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靳铭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全国各地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获奖单位代表和个人、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等共50余家单位参加活动。座谈会由人民网副总编辑孙海峰主持。"群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于2013年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之友》2007,(11):28-33
活动启事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了广泛深入地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宣部党  相似文献   
9.
“中国形象大使”王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素有“中国形象大使”之称。自今年4月初开始,世界又看到一位新的“中国形象大使”——根据中央人事安排,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接替蔡武出任国新办主任,而蔡武则在前不久被任命为文化部部长。  相似文献   
10.
钱江 《党史博览》2006,(9):54-55
在《人民日报》的早期创建历程中,人们会发现一对外国夫妇的身影。他们拍摄的大量照片成为《人民日报》创建史的珍贵见证。同时,通过和《人民日报》新闻工作者的接触,也改变了这对夫妇的命运,使他们留在中国。不久前,89岁的女教授伊莎白·柯鲁克应邀访问人民日报社。看到全新的编辑部大楼,她说:变化太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