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颖 《春秋》2010,(2):42-43
孔子创建的儒家学派.经过子思、孟子、苟子等人的努力,得以薪火相传。迨至两汉时期,儒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黄老学派一些思想被儒家学派吸纳.西汉时期的儒家已经不同于先秦时代的原始儒家。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将汉代儒家称之为“新儒家”。  相似文献   
2.
春节之最     
冉燃 《中州统战》2001,(1):41-41
最早的“祭灶”。“祭灶”又名“送灶”、“过小年”,是春节的开始。民谚曰:“腊八祭灶,新年来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早在先秦时代,古代先民就把祭灶列为五祀之一。最初的“祭灶”是为了祭祀最早发明锅、灶的祖先。 最早的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五,家家扫尘土”。扫尘也称“扫陈”、“掸陈”。据《周礼》记载,每逢过年,皇帝都要下诏“令州里,除不蠲”,即大扫除之意。晋代《拾遗记》载,扫尘的习俗可追溯到帝尧时代。 最早的“除夕”。“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载,古人在新年前一天…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05,(3):55-55
档案是机关或企业等分类保存的各种文件和材料的总称。档案源于我国。先秦时代,中原文化虽然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还没有发明纸,因此只能写在竹片上,称为竹简。竹简积累多了,就以韦(即熟牛皮)分门别类地编联起来,这叫韦编。汉以后,人们开始以纸作为书写工具,但明末清初之交,地处东北边陲的满族虽有本民族文字,但无纸张,就写在木片上。人们把木材削成长五六寸的薄片,在上面书写满文,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休假制度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法定节假日休假,二是平时生活中的例行假日。不同的朝代对两种假期有不同规制。 由于目前尚缺文献记录,对于先秦时代的官方例行假日难以考证。不过当时已经出现一些公共假期,在许多民间的节令习俗,例如上巳、重阳、腊日等,常常要举行公众的祭祀和游娱活动。这也为后代所沿袭,后世往往遇冬至、正月初一安排有公共假日。  相似文献   
5.
贵州这片地域,在先秦时代被称为“南夷”。《史记·西南夷列传》写道:“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又云:“秦时,常损略通五尺道。此诸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巴蜀故徽。”  相似文献   
6.
7.
戏剧山西     
中国戏剧的形成走过了很长的历程。先秦时代的祭祀礼仪、汉代的百戏杂耍、唐代的歌舞、参军戏都有戏剧的因子。可是,这些因子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能凝聚成完整壮阔的大戏。在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戏剧早已度过了它们的辉煌期之后,中国戏剧的身影还没有独立地走上历史的前台。它似乎还在等,等一个历史的机遇,等待更高更有特色的组合。这时,历史的脚步迈进了宋朝。当时的首都汴梁物阜民丰,经济繁荣,文化活动非常发达。据史料记载,当时汴梁城里的娱乐场所就多达五十多座,京中官民日日奔走观赏,乐此不疲。在北宋兴起的市民文化的熔炉里一种新…  相似文献   
8.
英淼 《民主》2007,(12):25-27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文明昌盛,举世公认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栖居生息在祖国大地上的各族各地先民共同缔造的。中国地大物博,在数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地域文化。早在先秦时代,有地理典籍之祖之称的《尚书·禹贡》就注意到不同地域人民生活风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2):20-21
诚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财富。这一宝贵的思想财富,远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哲们,对诚信的论述如云,十分重视诚信的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10.
田子 《党政论坛》2010,(24):21-21
当万里长江流经滇西北时,受山势阻隔,形成了一个倒N字型曲折流程,这段流程被称为丽江,而被江湾拥抱的这片土地就有了“丽江”这一美丽的名字。丽江市处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过渡带,海拔接近2400多米。这是一座古城,早在先秦时代的史书中就有记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