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砖和石头     
郝好贤 《传承》2008,(9):55-55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一位年逾百岁的老翁要见他。老翁童颜鹤发,故意把路走得招招摇摇,见了老子,略略施礼,傲然开口道:"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你讨教。"这是一句反语,意思是你不如我,我今天看你笑话来了。老子当然听出来了,但他微微一笑,说:"请讲。"老翁得意之极,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和我同龄的人都已经死了。他们勤勤恳恳,辛苦劳作,开垦了百亩良田,修建了房舍屋宇,可现在已经见不着他们了,他们无法再享受荣华富贵,只能葬身在荒郊野  相似文献   
2.
紫气东来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紫气东来,顾名思义,就是紫气自东而来。比喻祥瑞降临。正是由于它的美好含义,所以在我国民间,当一年的春节来  相似文献   
3.
函谷关抒怀     
隆冬时节,我从伏牛山深处,一路奔向秦岭腹地、黄河岸边的明珠——三门峡灵宝。最初知道函谷关,是从课本里贾谊的《过秦论》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这里的“崤函”即崤山和函谷关函谷关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它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之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更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地。站在关楼上,远处苍莽的崤山似乎触手可及,依稀散见于密林之中的窑洞,好像在诉说着曾经的荣耀与神秘。往下看古道,并不宽,弯弯曲曲地延伸着,不远处被浓重的绿色所遮掩。古书上说函谷关道“车不亂马不并鞍”,信乎!  相似文献   
4.
位于灵宝市境内的秦函谷关城楼西侧的高埠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亭子,名叫“鸡鸣台”,又叫田文台。这个名字与“鸡鸣狗盗”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胡伟 《淮海论坛》2012,(2):48-48
“白马非马”是一个典故,创造这个典故的是战国时著名的诡辩老祖公孙龙同志。 这个典故是这样的:有一次公孙龙骑着自马入函谷关。在城门口被守城的小兵拦住了。关吏说,“人可入关,马不能”。公孙龙辩道:“自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关吏说:“白马怎么不是马”?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秦国有个大臣叫甘茂,因遭奸臣陷害,不得已逃往齐国。当甘茂逃出秦国的边境函谷关时,正好遇到当时很有名的纵横家  相似文献   
7.
赵高潮 《民主》2011,(7):33-35,1
青岛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地方.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八大关。这一占地1000多亩的景区里八条纵横交错的主要道路.以我国八个著名关隘命名,即韶关路、嘉峪关路、紫荆关路、正阳关路、宁武关路、居庸关路、临淮关路、函谷关路,人们便以八大关来称呼这个地方。青岛解放后,又将区域内另外两条道路改名为山海关路和武胜关路.  相似文献   
8.
商鞅之死     
王建根 《新东方》2000,(4):49-49
鞅和几个随从向后看了看,秦惠文王及其追兵已经被甩远了,这才喘了口大气。鞅对身边的这几个人说:“前面就是函谷关,出了这个关就到了魏国,过了魏国,就是卫国,就到了我的老家了。咱们在那里也劝卫王实施变法,使卫国强大,然后……”一个背金银细软的随从抢说道:“然后打回秦国,废惠文王、杀公子虔、烹公孙贾、享荣华富贵。”另一个随从说:“别想得那么美了,听说函谷关的关卒把关严得很,没有过关文牒概不放行。”鞅说:“不怕,我以前和秦孝公来这里查看时,提拨过一个叫商三的人当这里的关首,他会放我们过去的。”  相似文献   
9.
函谷关之奇秀,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知其妙。关楼巍峨,远山苍翠,黄河奔来眼底,长风舞动山岚。而令人叹为观止的则在于函谷关的“险”。函谷关周围地势险峻,东临宏农绝涧,西接横岭高原,南依茫茫秦岭,北濒滔滔黄河,崎岖狭窄,人行其间,如入函中,突谷幽深,绝壁陡起,峰岩林立,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一泥丸可堵塞之”之说,而恰恰是这条古道,成就了赫赫有名的函谷关函谷关位于河南省最西部的灵宝市境内,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时间最早的雄关要塞,与山海关,嘉峪关等并称为“八大雄关”。春秋周康王时始建,3000多…  相似文献   
10.
张社平 《人大建设》2012,(12):10-10
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是河南省的西大门。灵宝自汉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建弘农县,而后隋改名桃林县。公元741年,唐明皇因在函谷关老子古宅掘得“灵符”而赐桃林为灵宝。多年来,灵宝因“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而闻名,因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