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运》2007,(2):55-55
广东省委党校课题组在《改革内参》2006年第34期发表报告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历史性变革的转型时期。劳动争议总量和集体劳动争议数量持续大幅上升.涉及人数剧增。对抗性增强.劳资谈判机制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在劳动合同制度中。劳动者的意志凭个人的力量无法与雇主的意志抗衡.劳动关系基本呈现出劳资关系易激化、劳资对立社会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宝龙 《政策》2004,(11):35-36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探寻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治化之路,建立杜绝欠薪现象发生的长效机制,非常必要。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治层面原因(一)有的建设单位存在的违法行为。一方面,前期投资不足。根据规定,建设资金落实后才能申领建设许可证,而一些建设单位前期投资不足。在一些工程的发包和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对  相似文献   
3.
4.
一、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和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1994年<劳动法>颁布以来,中国的集体合同制度实践在十多年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集体合同制度在保障劳动者利益方面的作用还不是很显著,距离劳动关系调整核心机制的作用要求还相去甚远.本文以沈阳、营口、南京三地的调研情况为例阐述目前集体协商和集体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建设...  相似文献   
5.
任何劳动用工形式都是由当时的经济体制决定并随之而发展的.从劳动用工终身制到合同制,再从<劳动法>到<劳动合同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劳动用工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各界反应不一,只有将此过程同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劳动合同制产生、发展和规范的历史脉络,也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6.
7.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上海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仍需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在规范了劳务派遣的同时,也使保安服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劳动合同法》规范下派出式保安服务所遇到的现实矛盾,笔者在本刊今年第四期所著文章《探析:保安服务行业中劳动派遣制度》中表达了希望通过随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无疑是我国劳动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是在《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专章规定的基础上,对劳动合同制度的重大发展.尤其对劳动关系的诸要素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述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