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日本帝国主义一步步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地发动了西安事变,实行“兵谏”,逼蒋抗日,从而实现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西安事变后,1937年4月,杨虎城将军被迫辞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及第17路军总指挥职务。1937年6月,蒋介石令其“出洋考察”。从此,第17路军走上了一条被蒋介石逐步削弱、肢解、消灭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潼关县的骊山(通称华清池)响起一阵清脆的枪声。酣睡中的蒋介石惊醒跳窗逃出,终被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安排的士兵在山坡上一块巨石下抓到。同时被扣的还有随蒋来西安逼催"剿共"的国民党高级官员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钱大钧等十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或称"双十二事变"。从这一天起,至12月25日事变解决,中共中央展开了13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工作,最终使这  相似文献   
3.
李伶 《党史博览》2015,(2):19-21
"阋墙御侮"是炎黄精神的核心思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民抗战为什么能与全中国爱国志士的想法一拍即合?是"阋墙御侮"的传统基因起了决定性作用。或许有人会问,何谓"阋墙御侮"?"阋墙御侮"是九字成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简称。"阋",读xì,争斗、争吵;"墙",屋子里、内部、国内;"御",抵抗;"侮",即外侮,外者欺侮。  相似文献   
4.
1936年12月12日爆发的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事变发生前的12月9日,蒋介石写信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密嘱《大公报》发表褫夺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兵权,由蒋鼎文取代的消息。此时张学良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兼代总司令,杨虎城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十七路军总指挥,军事上归张节制,张授杨担任宜川方面进剿任务。蒋介石的密嘱全文如下:力子主席兄勋鉴:  相似文献   
5.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击破南敌”(胡宗南部)的战略部署,三军协同作战,诱敌东进,于11月21日在甘肃环县以北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重大胜利。战役结束后,三军主力(不含西路军)在前敌总指挥彭德怀、政治委员任弼时的统率下,集结于陕甘宁边界的定边、盐池、环县地区,以  相似文献   
6.
晨硕 《侨园》2016,(4):59
正1937年8月发生的淞沪会战,中日双方参战的军队总人数近百万。一位参加过这场会战的洛阳老兵于德元回忆道:"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啊!"他在这场血肉横飞的战役中,一把大刀砍翻13个"鬼子"。于德元本是西北军杨虎城特务团三营一连少尉连副。淞沪会战打响后,命令要杨虎城将军抽调十七路军精悍力量组成赴淞沪增援团,于德元就在其中。增援团共有1800名战士,每人配备8斤重的大刀1把、6颗手榴弹和1挺机关枪。他们抵达上海后,被编入88师,防守外滩阵地。那里地势较低,战壕挖了不到1米深就渗出水,战士们就站在齐腰深的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