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
说炎黄     
范震威 《奋斗》2007,(6):61-62
我们中华民族.都自称是炎黄的子孙.那么炎黄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今天,中华土地上生活着56个兄弟民族,自古以来这些兄弟民族的先人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繁衍子孙.他们有时为了某些既得的集团利益也曾大动干戈,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有些啸傲一时的民族如匈奴等.后来消失了,一部分远徙,一部分融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宋朝是我国文化及科技成就的鼎盛时期,陈寅恪先生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曾说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甚至把沈括及其《梦溪笔谈》称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和“中国科学史的坐标”,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金启方 《世纪行》2011,(1):38-41
2010年10月,就是我们心爱的共和国六十一华诞了。这61年,是我们伟大祖国革故鼎新、浴火重生的61年,是一个东方大国艰苦求索、发奋图强的61年,是近代积贫积弱的华夏民族跨入历史新纪元,继而高举改革开放大旗,以国人和所有过来人都难以置信的惊世骇俗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先生说:“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达于顶峰,不但超越了前代,也为其后的元明之所不能及。”在五彩斑斓、摇曳多姿的文化丛林中,起源于民间的曲子词,  相似文献   
5.
南湖的红船 一篙濛濛烟雨 一舱勃勃豪情 你这不起眼的小小红船 可载得动 华夏民族的百年忧患 劳苦大众的殷殷冀盼  相似文献   
6.
玉之东西     
《上海支部生活》2014,(9):62-62
中国的玉器(饰)已伴随着华夏民族走过了漫漫8000余年的历程。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惟有中华民族将“玉”同“人品、人格、人性”和谐统一,把物质层面的玉提升至精神层面,进而影响并成为了东方哲学的载体,创造出了璀璨夺目、博大精深的中华玉文化。  相似文献   
7.
郭相颖 《民主》2011,(6):29-31
中华孝道源远流长 从古到今,无数民族和众多国家中只有中国华夏民族的孝道之花,品种最丰.开放最长,最为灿烂,甚至远播邻国。“孝”字在甲骨文、钟鼎文等古代文字中就出现且常见。《尔雅》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相似文献   
8.
陈良 《学习月刊》2014,(9):52-53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似曾说过:“宋朝是最适应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陈寅恪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相似文献   
9.
绣花鞋,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手工艺品,它虽然体积不大,不是服饰的主角,却妙在裙裾间似隐似现中的一抹灵动,更有甚者,将那流露出的一份女心,视作绝代风华。古时妇女讲究女红,做鞋更是陪伴一生的功课,一双双玲珑别致的绣花鞋里,盛着不知几许女儿性情。今时女子不再穿绣鞋,少了东方民族的韵  相似文献   
10.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一书,是台湾历史学者王明珂民族史研究的名著,1997年在台湾出版,2006年在大陆出修订版,2013年出全新修订本,在知识界一直很畅销。被评价为"历史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典范",读这本书,可以了解最近民族研究领域的部分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