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122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6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载,一位正在上中学的儿子要去网吧玩游戏,因父亲追上去责骂,儿子便当街连连出拳殴打父亲,还边打边叫:“你骂一句,我打一拳。”这种对父母不孝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让许多曾经为子女付出过千辛万苦的父母感到震惊和尴尬,也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2.
河南小伙张尚昀家境贫寒,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患重度脑部残疾生活陷入困顿。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背负到长春,白天背着母亲外出打工挣钱,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2,(8):52-52
湖北省谷城县民政局局长徐国平认为,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和福利院供养工作的职能来看,在福利院开展和谐文化建设,重点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一)抓好"三个文化"建设。一要抓好"特色文化"。本着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简便易行、百花齐放的原则,大力推行"一片一模式"、"一院一特色",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应,使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院内精品。二要抓好"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相对于管理服务人员来讲的,要通过学习教育和文化修养,达到视老人为己亲、自觉自愿为院民的品德要求,主动积极地参与,耐心细致地组织,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4年“农村流动人口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基于夫妻视角对现代家庭决策与传统孝道观念行为对农民工家庭养老的影响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民工夫妻在父母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情感支持方面差异显著。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方面,对丈夫而言,平等的家庭决策和孝道观念是重要因素;对妻子而言,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孝道行为。在日常照料方面,影响因素仅仅体现在家庭决策方面,丈夫表现在现金支配决策方面,妻子表现在子女教育和自己外出打工决策方面。  相似文献   
5.
邢千里 《前沿》2012,(14):187-189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家庭道德,又包含有若干社会道德元素,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根本原则.高校的孝道教育是当今社会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孝道教育的含义、意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总结出高校孝道教育可以采纳的有效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孝的含义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其面世以来,备加尊崇,影响远至日本、朝鲜等邻国异族。孝道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之一。《孝经》一书,共18章、1861字。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深刻。《孝经》以孔夫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进行了全面、深刻、精彩的论述,揭示出社会上各阶层人士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侯辉 《学理论》2012,(33):274-275
《孝经》是儒家阐发孝道的一部专著,其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而且通俗易行,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今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上逐利成风,孝道罕提,致使一些大学生孝道缺失问题严重,而《孝经》中的孝道思想精华,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进行孝道教育将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以地名为依托,自2008年以来,连续数年在“孝”字上做文章,以“弘扬善德文化,构建和谐百善”为目标,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弘扬“孝道”的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对“孝”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孝老爱老之风已蔚然形成。  相似文献   
9.
骆为荣 《学习导报》2012,(24):49-50
“孝道”,事之本 “敬祖”与“尊天”,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是本根性的理念。“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生祖,恶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尊天敬祖,所敬的祖,既是人,又是神:所尊的天,既是神,又是祖。  相似文献   
10.
在大理宾川鸡足山镇沙址村做田野调查时,笔者注意到这个正在变化的社区,看上去很和谐,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寨邻之间,都一派讲信修睦的理想社会的面貌。深入了解,笔者觉得,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孝道文化功不可没。因此,这里笔者仅从孝道角度,对村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状况做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