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101篇
中国共产党   264篇
中国政治   297篇
政治理论   165篇
综合类   2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古代采取"官法同构"的制度建构基本模式,根据国家事务管理需要,设置官制;根据官吏治理需要,建立法制,进而实现"治官"与"治民"的双重目标。从汉唐至明清,官制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六部"体制的演进,法制则经历了"六事法体系"的萌芽、建立、成熟、完善等发展阶段。至明清之时,与中央六部官制相对应,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工事法为主体的"六事法体系"成熟、完善。通过对于"户事法"的透视,可以看到,"六事法体系"对于国家事务与社会关系形成广泛覆盖,基本实现了对于文武百官、社会万民的全面调整。这一法律体系,符合古代国情,满足古代治国理政需要,并在维护国家统一、构建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法律体系,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式的鲜明特色,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与法律智慧。  相似文献   
3.
姜芳 《党史博采》2005,(11):4-5
文艺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除具配合政治基础的因素之外,应当具有其主体独立性.然而在"文革"这一特殊环境中,文艺却走上极端,成为了纯粹的政治符号.本文试从文艺理论思潮及文艺创作角度,浅析在文革时期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同构关系及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就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说,当前社会阶层分化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而由此引起的利益格局变化导致利益冲突和矛盾对抗,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出挑战。面对挑战,执政党必须加强社会利益的整合,从而提高党整合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通知,我校王键主持的“益气活血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和缺氧诱导模型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批准号:C03050106)”和徐先祥主持的“益气活血中药有效部位配伍对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间通讯的影响(批准号:C03050205)”,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国际社会之所以不和谐,归根到底是因为发展的不平衡。要实现和谐世界就必须解决好发展的问题,即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的快速分化衍生了一些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叠加性、连锁性等特征,必须通过加强社会整合机制建设、调整社会政策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阶层分化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亚梅 《探索》2005,1(1):121-125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工作和研究的对象,人文关怀价值是其内蕴的一个重大价值目标.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深刻的社会阶层分化,已然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现实社会环境,并使其人文关怀价值在新时期的继续凸显面临重大契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文艺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除具配合政治基础的因素之外,应当具有其主体独立性。然而在“文革”这一特殊环境中,文艺却走上极端,成为了纯粹的政治符号。本文试从文艺理论思潮及文艺创作角度,浅析在文革时期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同构关系及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正改变着我国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运行状态和关系结构,这一系列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社会转型同构。与社会转型同构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对变革中呈现的“新”问题、“真”问题和“大”问题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一、理论与社会转型同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句话的要旨在于变化是绝对的,发展是硬道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无终点,必须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