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做官先做人",选官首选德,党风廉政建设也要从党员干部的品德教育抓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刚刚结束,中共山西省委决定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为主题的学习讨论落实活动。这体现了以王儒林书记为班长的省委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整肃吏治的  相似文献   
2.
一、转型期我国品德教育的困境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网络的普及等,都给我国的品德教育带来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第一,从社会变化方面来看。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相互碰撞,改变了我国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领域封闭的状况。在旧的文  相似文献   
3.
陶冶情操是思想品德课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必须完成的任务。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小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职班主任之新生入学第一年教育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利敏 《学理论》2010,(29):250-251
中职生难管,众所周知。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抓好新生入学第一年的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以及班集体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雷建志 《创造》2001,(3):45-4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学课程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要进行素质教育,教材中具体在下述三个方面有所体现: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即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②让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③陶冶情操,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贯彻 "育人 "第一宗旨,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大纲中把德育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 ,搞好品德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承载着厚重的“思想”因子,集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品德教育于一体。将高深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外化为行为修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这是政治教师应当具有的责任担当。所以,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顶层设计”推动教学深度发展,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思政课堂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8.
当今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多重工具性、实用性,轻教化功能;高职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品德教育,并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石小利 《党史文苑》2012,(12):79-80
90后大学生知识丰富却缺乏深度,效益观念盛行却功利行为增多,追求独立却难以摆脱家庭依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定树立"三线"育人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培养和造就以"有爱心、守法纪、讲诚信、负责任、能自强"为品德特征的优秀高职生的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锴 《学理论》2011,(29):203-204
小学生正处在良好道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义务教育的小学教育,肩负着向学生进行基本的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任。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情况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的特定地区,在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以及地理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和我国其他地区有着显著的不同,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品德教育必然也有所不同。少数民族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值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