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邓忠强 《学习月刊》2013,(13):52-52
作为领导者,选官用人是件挺重要的事。从原则上说,当然要出以公心,选贤任能。问题是所荐之"贤"未必贤,彼时的"贤"也可能现时"不贤"。社会是复杂的,人也是复杂的,那么一旦发现自己用人失误,该怎样对待?唐文宗(李昂)时的宰相李石,为官正直清廉,但他有一次就用错了人,误荐了一个贪官。据《资治通鉴·卷245》记载,唐开成元年(公元636年),李石认为金部员外郎韩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09,(11):47-47
李益,字君虞,凉州姑减(今武威)人,生于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卒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中进士,曾任郑县(今河南郑州)尉,县主簿。后因仕途失意,便弃职游历幽州、河朔一带。据卞孝萱的《李益年谱稿》记载:自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宪宗之和元年(806年),  相似文献   
3.
夏,四月①,甲辰②,上对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书柳公权等于便殿③,上举衫袖示之曰:此衣已三浣矣④!众皆美上之俭德,公权独无言。上问其故,对曰: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⑤,  相似文献   
4.
《各界》2010,(12):F0003-F0003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当是杜牧离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  相似文献   
5.
罗日荣 《前线》2014,(5):119-119
牛僧孺,是唐穆宗、唐文宗时期的宰相,他一生69年中经历了德、顺、宪、穆、敬、文、武、宣八个皇帝。牛僧孺活跃政坛的时候,正是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败的时期,政治腐败、宦官弄权。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牛僧孺还能做到为官刚正不阿、廉洁自律,也因此赢得了同事的尊重和两朝皇帝的信任。  相似文献   
6.
韩小博 《各界》2011,(6):51-53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女人,这句话用在唐武宗李炎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生于太监当家做主、皇帝低头为奴的中唐时期,作为唐文宗的五弟,原木只是一个普通的王爷,与皇位的距离如同北京到纽约那么远。然而,历史制造了一个偶然的错误,而他最挚爱的一个妓女通过自己的胆识,硬是利用这个错误把他推上了皇位,从而开创了唐朝一段短暂...  相似文献   
7.
韩小博 《各界》2014,(9):50-53
东汉、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宦官危害最严重的三个朝代,但东汉的太监经常受到外戚的制约,明朝的太监即使跋扈如魏忠贤,也是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办掉的。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太监终究还是奴才。唐朝的太监们就大不一样了,自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开始,朝廷大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甚至于皇帝们的生杀大权全部都由他们一手把持,真正实现了“翻身奴才把歌唱”,着实令前世和后世的同行们眼红一把。  相似文献   
8.
《山东人大工作》2007,(6):61-62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滤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  相似文献   
9.
崇圣寺位于云南大理点苍山应乐峰下,建于唐文宗开成元年,即公元836年。1872年,崇圣寺为兵祸所毁。寺虽毁,但留存下来三座古塔,即著名的三塔,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1978年,文物工作者维修三塔时,在千寻塔塔顶发现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物珍品580多件,尤以大理国时期的文物珍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