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润话,实质上是吉样语。客家人讲究润好话,尤其是在喜庆场合。笔者曾亲历一次客家婚娶的全过程,对其间润话尤感兴趣,现摘录以飨读者。出门:深夜,男家来女家“等嫁”时,女家大门紧闭,先让姑娘在房间里穿好嫁妆,后由女家老婆婆牵至大厅里。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研究了标准普通话中9个元音发音的声学特征,特别是共振峰模式、特点及共振峰频率的目标值,进而分析了不同发音人之间的共振峰差异情况。总体而言,利用每个元音的前四个共振峰进行话者鉴别时,元音/a/和/i/的话者区分率最高,元音/u/的话者区分率最低,其他元音居中。  相似文献   
3.
仙话作为志怪小说文体之一种,应产生于战国中后期。它的兴起,固然有着地理、医药等物质方面的背景,但更重要者,乃在于人们思想信仰上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在本文中,笔者即从信仰背景这一方面探讨了仙话在战国时期兴起的原因,希望对于相关的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讲排场,不搞浪费,简朴、务实的会风将‘吹’进我们的工作中,把这股正能量传递给人民群众。”安徽省两会刚刚闭幕,很多代表委员对笔者谈起这一感受时表示,要带着这股“清风”回到工作岗位中。会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同时又是无处不在的。在安徽省两会会场外,看不见鲜花、气球、横幅。也看不见警车开道、警笛鸣响以及群众不解的眼神,一切与平常并无两样。在会场内,以往摆放的矿泉水被保温水桶所取代,不少代表委员还随身带着水杯,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  相似文献   
5.
涂华民 《乡音》2012,(2):29
近些年,随着使用电话的人越来越多,电信经营的平均成本大幅下降,固定电话"月租费+通话费"的收费结构越来越不合理,取消固定电话月租费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电信部门应该逐步和国际市场通用规则接轨,采用包月制或者套餐制取消固话月租费。建议:第一,采用包月制或者套餐制,让固话月租费退出电信市场。网通已推出  相似文献   
6.
不改初音     
龙应台的《目送》里面,提到她的父亲,老年抑郁,渐渐丧失神智,却还记得要教混血的孙儿们"白日依山尽"。这首诗,我爸也教过我。我大概四五岁,坐在他自行车前面横杠上,他推着我,过一堵桥。是下班时分吧,从工厂出发,前方是红彤彤的太阳,慢吞吞地往下掉。记忆中的家是一个小院子,像地球尽头最后一个小镇,或者动画片里的森林小屋,与世界无往来,也不需要道路。  相似文献   
7.
姚远 《当代贵州》2014,(34):11-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福祉相关的“最大公约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塑造灵魂、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这项工程,利在千秋,却功在当下;“虚功”实做,则久久为功。如何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早日实现?如何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落地生根?如何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准则存于人心?  相似文献   
8.
钱亦蕉 《新民周刊》2012,(44):26-30
"人类文化的载体主要有实物、文献和口语三种,口语承载的是最原始最重要最丰富最有草根价值的文化。""推普",即推广普通话。它的意义毋庸置疑。中国从1949年后就开始推普,至1992年前后有了强化,主要是禁止中小学生在下课时使用方言,并且不允许电视里出现方言节目。60多年"推普",普通话早已一马平川,覆盖大江南北,倒是一...  相似文献   
9.
10.
姚远 《当代贵州》2014,(16):24-24
“请问是去遵义机场吗?”大客车上,余红艳挨个询问乘客.对方稍有迟疑,她便将地道的遵义话转化为普通话,耐心地再说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