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与法律》2005,(3):39-41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7月7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第十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2005年9月1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污染源监管,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预防污染事故,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监督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2.
根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环发[1999]278号)和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的规定》(环发[2000]85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3.
《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于2007年9月7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第3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 为规范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以下简称“减排项目”)管理,确保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顺利实施,推动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根据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5.
《江西政报》2007,(13):39-41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2007年4月4日,监察部办公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错误做法和规范性文件的通知》(监办发[2007]3号)。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6.
环境统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统计管理,保障环境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已经监察部2005年12月31日第14次部长办公会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10月27日第20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3月2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二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2005年5月30日至6月3日,《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二次缔约方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来自全球118个缔约国的代表和欧盟代表、非缔约方代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代表、政府间组织代表、非政府组织代表、工业代表和教育科研机构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除了就财务机制和资源、与其他组织、公约和倡议的合作、管理和预算事项等常设性议题进行讨论外,主要就通知、能力建设、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公众意识和参与、生物安全资料交换所的运行和活动、其他科学技术问题等实质性议题进行了谈判,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与此同时,由于各方分歧较大,大会在赔偿责任和补救问题上没有取得实体性成果,在改性活生物体的运输标识问题上甚至未能达成一致。我国派出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牵头、由外交部、科技部、商务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政法大学、中科院、农科院等单位的代表组成的政府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此次大会,并积极参加了本次缔约方大会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 第一条为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