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九○七年(明治四○年)夏目漱石创作了小说《虞美人草》,女主人公藤尾因为要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选择结婚对象而最终死去。小森阳一先生将她的死归结为"同《明治民法》再次强化的近代家父长制以男性中心的社会体系全体为敌,因此漱石不得不杀掉了她。……漱石通过以后的小说,从女性的侧面不断质问近代家父长制对家族的压抑。"① 漱石于大正元年(一九一二年)至大正二年发表的小说《行人》通过让"叙述者"二郎诉说一郎和阿直的故事,反映了高尚的近代知识分子一郎的苦恼、焦躁与不安。在深刻刻画一郎  相似文献   
2.
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女性,她们风格迥异,特点突出,而《梦十夜·第五夜》中出现的恋人和天探女尤为典型,她们分别代表了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纯洁、温柔、善良,为爱不顾一切的圣女和憎恶的违逆的恶女的一面。本文以该章节中的两位女性为切入点,研究夏目漱石女性观与日本传统女性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夏目漱石的自传小说《道草》是作者根据1903年从英国留学归来之后的生活体验而写成。小说主人公健三是困守书斋的知识分子形象。本文着眼于人物内在的精神层面,从欲望与伦理意识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无余裕”状态下人物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考察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在与“世俗”的现实世界交往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否定。  相似文献   
4.
刘丽芳 《工会论坛》2010,16(5):149-150
夏目漱石的作品《心》是读者甚为喜欢的作品之一。可以说这部小说中包含了夏目漱石所有的追求与哲学思想。《心》中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反映出了作者悲观厌世的思想世界。  相似文献   
5.
左俊楠 《学理论》2012,(11):181-182
"明治精神"是夏目漱石在《心》这部小说中首次提出的,毫无疑问是夏目漱石超时代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体现。在东西方思想文化大碰撞的明治时代,崇尚"自由和独立的个人精神"之风日甚,但在当时尚未真正形成自由民主的"由外到内"文明开化的现实下,盲目地模仿西方的思想是无法带来日本真正的近代化。作者通过小说人物与明治时代诀别,祭奠"明治精神",也是作者给予后世的悲壮的遗言。  相似文献   
6.
黎跃进 《求索》2014,(12):155-162
法国学者梵·第根倡导的“影响研究”,是文学影响的源和流“两点一线”的史实考察。但异质文学影响不是那么简单,往往是一源多流的复杂影响。跨文化的文学现象之间不是直接接触,但有共同的渊源,在“同源”的作用下,表现出审美共相,构成“同根并蒂”的关系。夏目漱石和老舍是典型的例子。漱石和老舍都在20世纪初旅居英国,有大体相似的生命体验;他们大量阅读英国文学作品,斯威夫特和狄更斯小说中的幽默讽刺,成为他们创作共同的艺术资源。漱石和老舍不同的生命历程和精神世界构成的差异,即使同源而出,也显示出各自创作的个性和走向。从这一个案的考察,可以看到:“同根并蒂”作为影响研究的新范式,能拓展比较文学研究的新空。  相似文献   
7.
夏目漱石笔下的青年处于社会变革期,他们以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审视近代日本社会.代助就是其中一人,夏目漱石就是通过他来发表自己对近代日本的文明开化的态度,这些年轻人试图适应文明开化,但又最终成为“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8.
夏目漱石是生于明治前一年,与明治社会一同成长的高级知识分子,彼时日本被西方以武力敲开国门,明治维新后全面学习西方,进行文明开化,深受汉学与西学双重影响的漱石对眼前的社会巨变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他在赴英留学期间形成了影响他一生的个人主义思想,文章以其文论《我的个人主义》以及夏目漱石成为职业作家之后创作的一系列中长篇小说为对象,从西洋的“自我”与儒家的“道义”之视角剖析和阐释了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在东西方双重文化的影响之下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探讨了漱石用“道义”的思想对其小说中的个人主义话语进行的本土化重构。  相似文献   
9.
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作者的相似经历、作品的影响力、对教育和文凭的崇拜以及主人公的结局几方面,对钱钟书的《围城》和夏目漱石的《公子哥》二者进行比较。他们作为变革时期的批判大师,以他们独到精辟的知识和犀利幽默机智的文字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生动逼真的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10.
《心》是夏目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他以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心》的主人公———先生痛苦的心路历程。在本我的驱使下,先生用卑鄙的手段害死了好友,不得不接受超我的惩罚;本应居间协调本我与超我的自我,在两者的暴力压迫下不仅无所作为,反而成为本我作恶的帮凶和超我肆虐的奴仆。最终,先生在超我的逼迫下精神崩溃,自杀而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