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卫姓源于姬姓,始于周文王姬昌的第9子卫康叔封。姬昌的四子旦,因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周公旦。周公在摄政期间平定了商纣王之子武庚勾结三监并联合东夷的叛乱。平叛后,周公旦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周围的地区都分封给了反对叛乱的康叔,立国号为卫,国君康叔称卫康叔。卫康叔本名封,因初封于康称康叔。在周代,类似这样以王室周姓(姬)所封之国名为氏的多达48个。卫国初都于沫(今河南淇县),春秋初迁于曹(今河南滑县东南),后为逃避内乱,又由曹迁到齐。卫文公二年(公元前658年),卫都又先后迁到楚丘(今滑县东北)、帝丘(今濮阳西…  相似文献   
2.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 ,其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河图运录法》云 :“黄帝将有周昌 ,后以为氏。”《逸周书》云 :“商太史有周任。”但因周昌、周任均无世系可考 ,所以 ,唐、宋时期谱牒学家皆将周姓的起源下延至周朝 ,认为周姓源于姬姓 ,是黄帝的后裔。据《史记·三代世表》及《史记·周本纪》记载 ,黄帝生玄嚣 ,玄嚣生极 ,极生帝喾 ,帝喾生后稷 (名弃) ,后稷被帝舜封于邰 ,别姓姬氏 ,是为周之始祖。后稷的裔孙古公父 (即周太王 )为狄所逼 ,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 ,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 ,…  相似文献   
3.
谢钧祥 《中州统战》2001,(12):38-38
在西周初实行的周朝贵族内部层层分封中,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伯龄被封于蒋,建立蒋国。春秋时,蒋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就是蒋氏。唐、宋时期的姓氏书对此有基本一致的记载,但对蒋国故城的地理位置注释不够准确,如《新唐书·宰相世系》云:“蒋氏出自姬姓。周公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其地光州仙居县是也,宋改为乐安,蒋为强国所灭,子孙因以为氏。”乐安县为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仙居县,南宋建炎初废,并非蒋的地望。西晋初学者杜预注解《左传》说“蒋在弋…  相似文献   
4.
孔子“郑声淫”所指的“郑声”是春秋时郑国的流行音乐,它明快和谐,节奏多变,讲究声色之美,相对于其它俗乐而言有很大的影响力与穿透力.郑声的这种特点促使了它在各国都得到传播与接受.虽然其它诸侯国也有俗乐存在,但郑国的姬姓这一特殊性,使得郑声更显示出“礼崩乐坏”的事实.站在维护周礼的角度,“郑”声自然成为孔子憎恶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春秋》2012,(2):55-55
荣启期(生卒年不详),字昌伯,春秋时期成邑人。据《荣氏族谱》载,荣氏家族本为周室宗亲;另据有关史传记载,荣氏祖先本与西周姬姓同宗,周庄王四年(前693年),荣叔公"奉王命见鲁桓公,有功社稷,封为上谷大夫,始迁于鲁,宅居郕邑,是为鲁宗之始"。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4,(6):45-45
寻根溯源戚姓是一个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老姓氏。但姓"戚"的在中国人口不多。戚姓源流单纯,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卫国大夫孙林父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谱》、《万姓统谱》、《世本·氏姓篇》、《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戚姓起源于春秋时期,得姓始祖为孙林父。  相似文献   
7.
超尘 《中州统战》2002,(4):37-38
孙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较多的姓氏,仅《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孙姓有“出自姬姓”、“出自(北十)姓”、“出自妫姓”三支。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4,(2):61-61
姓氏起源 魏姓源出有四: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  相似文献   
9.
邢姓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以国名为氏,出自姬姓。《元和姓纂·五青》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诸侯,周公旦的第四子被封于邢国(今河北省邢台市一带)。公元前662年,邢国被翟国攻占,后来齐桓公联合宋、曹等国救邢,把它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公元前635年,邢国被卫国所灭,其族人遂以原国名为氏。  相似文献   
10.
杨洪彬 《春秋》2009,(4):47-48
闵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人中名列第一位的颜回之下,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受尊崇的大孝子之一,广而流传的《鞭打芦花》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闵姓之考 闵姓源于姬姓,据《左传·闵公》、《闵子世家》和《闵氏家乘》载:闵姓源自于辅佐周武王伐纣建周的姬姓周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