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连华 《前线》2014,(8):120-120
宋太宗赵光义共有7个女儿。在《宋史·列传第七》中,对每位公主生活及言行的记载只是寥寥几笔,唯独对荆国公主的记载笔墨颇多。  相似文献   
2.
古人求仕跑官之路,要么靠自己,金榜题名走正道;要么靠父母,受恩荫,当国舅,一步登天;要么靠真金白银,花多少钱、买多大官;要么靠胆子,先做贼,再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不过,宋代种放走的却是一条通幽  相似文献   
3.
寇准出生在关中道渭河边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他17岁时父亲就死了,自幼跟着母亲饱受人世间的艰辛。19岁那年,寇准赶赴开封参加宋太宗亲自主持的全国会试。在殿试大堂下,年轻的寇准面对太宗的提问,对答如流,显示了卓越的才华。皇帝非常欣赏他的才识和刚直的性格,便破格录取了他,那时他还不足20岁。  相似文献   
4.
关山 《政府法制》2013,(2):19-19
整个宋朝——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是经济文化比较繁荣但军事上比较懦弱的朝代。北宋建国伊始,就在北部边境与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辽国形成对峙。长期对峙之后,公元979年,辽宋之间爆发了第一场重大战役——高梁河之战(高梁河位于今北京西直门外)。这场战争是北宋发起的,终以北宋大败而结束,辽国名将耶律休哥率9000铁骑把10万宋军打得全军覆没,御驾亲征的宋太宗身中数箭,慌乱中乘驴车逃归开封。  相似文献   
5.
张召鹏 《各界》2011,(5):50-52
吕端名片:吕端(955—1000),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人。先后经历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代帝王,任职无数,并曾出任宰相。以病卒,赠司空,谥正惠。为官之道:当官就要装糊涂,糊涂也要讲智慧。公元997年三月,宋太宗赵匡义驾崩不久,围绕太子赵恒即位的问题,北宋朝廷内部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争斗。  相似文献   
6.
汪瑶 《政府法制》2014,(20):15-15
纵观两宋,保持相对宽松的言论自由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难以比肩的.如在宋代,就有人敢改皇帝“语录”,进行无尽嘲讽的例子.南宋洪迈在《容斋续笔》记载宋太宗曾书写《戒石铭》云:“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并令“语录”书写于各级衙门的大堂上,告诫各地官员他们的工资与福利是各类“纳税人”提供的,不好好为百姓服务,就是对不起百姓,对不起苍天.宋太宗这种“超前”的意识足以让今天读到这段史料的现代人惊叹了.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20日,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2个周六)到来前夕,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大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共518项。我省9类共39项榜上有名,名列全国第4位。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和第一批非遗扩展项目名录,我省共78项,居全国第2位。我省于2006年、2007年、2009年先后公布了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365项,173个子项。现将我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部分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开卷有益     
《中国保安》2012,(13):3-3
“开卷有益”一词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乏。”据记载,太宗不仅自己践行“开卷有益”,更引领了大宋朝开卷之风尚,就连平素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闭门研读《论语》,后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此段是否乃颂圣之辞,无从考证,但其表述的观点却毋庸置疑:只要翻开书本,总会有所受益。  相似文献   
9.
晁根池 《学理论》2014,(3):129-130,139
在由战乱向和平稳定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宋太祖、太宗开始了驭将方针的转变,实现了从武人干政、军阀称雄的无序乱世逐渐向中央收拢大权、上下有序的文官治国的体制转变,改变了五代骄兵悍将叛上作乱的局面,完成了由乱到治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0,(11):49-49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出内府所藏历代法书,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成卷,用枣木板摹刻成帖,汇成我国第一部大型法帖,这就是《淳化阁帖》。《淳化阁帖》是一部专门整理出来供皇家研究用的书帖,其雕版一直深藏在皇宫内府。皇帝仅仅给一些重要大臣赐过拓本。后来,雕版被毁,拓本《淳化阁帖》就更加珍贵了。《淳化阁帖》共10卷,收入历代帝王、名臣和书法家105人的墨迹422帖,是我国法帖中的珍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