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5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我们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还是有少数人成为了“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甚至皈依了宗教,成为了信徒。对此,学校和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同时,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宗教徒的宗教观念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张树华  金芳 《前沿》2006,3(7):8-10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是科学的宗教观,对于我们认识宗教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指导性。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宗教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用社会存在来说明宗教的本质、起源及其存在的根源,在宗教问题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宗教现象、处理宗教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场     
4月8日,全区统战部长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巴特尔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伏来旺同志主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3年全区统战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 (王玉珍)  相似文献   
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当今解决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理论根据。然而无论是宗教信仰者还是宗教工作者,由于部分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一知半解或完全不了解,这样就容易出现在处理宗教问题、解决民族矛盾时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相悖的现象。为了解决当今这一十分突出的矛盾问题,本文将把建国六十多年来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进行全面细致地阐释,希求民族宗教工作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身处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转向垄断阶段的历史时期,作为第二国际左翼理论家代表的拉法格,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从资本主义私有制、道德和宗教观念等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多维度的批判。尽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曲解和背离,但历史地看,拉法格的这些理论成果总体而言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因此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宗教开始了所谓的"世俗化"运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宗教开始了全球化。宗教的世俗化、西方宗教对中国大陆的强力输出和渗透,加上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宗教产品的供给,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宗教需求。由此造成了我国的"宗教热"和"宗教乱象"。为此,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地研究我国宗教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7)
医学高等教育中意识形态的建设不容忽视,立足医学生皈依宗教的环境以及心理归因,分析其教育要义,倡导建设中国信仰,助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培育工程,具体培育要义有如下几点: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打造21世纪的"中国信仰";加强和改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大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探讨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在"唯一科学方法"上的根本分歧入手,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宗教研究上具有革命性的方法论,即从"历史"即不同时代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理解宗教,而不是从黑格尔式的"概念"出发,在封闭的体系内理解宗教。著名的"宗教鸦片论"主要是针对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特别是德国的革命形势而言的,即当时欧洲的宗教(基督教)已经不是革命的"外衣",而完全蜕变为统治阶级服务了。但是"宗教鸦片论"并不能简单推广到一切时代、一切地域。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研究不同历史环境中各种宗教的不同历史作用,只有真正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才能正确地对宗教进行研究,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基础,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的宗教观从初探、深入走向成熟完善。关于宗教的根源,列宁提出"恐惧创造神",并指出解除经济奴役和政治压迫,消除让人捉摸不定的恐惧才能消除宗教的源头。列宁从批判的角度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认为其在俄国有精神麻醉和维护压迫统治的作用。关于无产阶级对宗教的态度:列宁认为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但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不是私人的事情。要与宗教进行思想斗争,而不是行政强制;反对将反宗教斗争放在首位,忽视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任务;着手于触动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而非向宗教盲目宣战。列宁的宗教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避免了宗教政策"右"的软弱和"左"的生硬,对当代中国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适应国家安全需求和我军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加强部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应从思想认识上进一步“到位”,组织实施上纳入体系之中,规律把握上深入具体有效,方式方法上主动结合渗透四重维度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