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06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各国政治   365篇
工人农民   643篇
世界政治   116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73篇
法律   10247篇
中国共产党   19349篇
中国政治   21055篇
政治理论   5847篇
综合类   9359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1119篇
  2022年   977篇
  2021年   1126篇
  2020年   1486篇
  2019年   682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538篇
  2016年   895篇
  2015年   2056篇
  2014年   8628篇
  2013年   6422篇
  2012年   5290篇
  2011年   5455篇
  2010年   5571篇
  2009年   6979篇
  2008年   5432篇
  2007年   3048篇
  2006年   2965篇
  2005年   2281篇
  2004年   1779篇
  2003年   1460篇
  2002年   1570篇
  2001年   1204篇
  2000年   737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初见王焕芳,她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性格外向、笑声爽朗的她,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办起事来雷厉风行,社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象博豪庭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天津市美丽社区、天津市人民防空示范社区、天津市节水型小区、津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先进社区。可王焕芳告诉记者,刚成为社区“一肩挑”时,她也没少在工作中“碰钉子”。  相似文献   
4.
制度广义上包括个体的思想意识和政府的政策规定。缓解收入不平等,既应注重微观个体的意识重构,又应侧重政府层面的政策设计,因此,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涉及制度基础的、追根溯源式的创新性尝试。文章的观点是:第一,缓解收入不平等应遵循一种“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即经济个体都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和可获得的资源禀赋,去实现自由发展;第二,在不同收入阶层中,低收入者既应合理地看待不平等现象,又应通过积极努力以实现向上流动;高收入者则应有效地降低社会阶层间的心理割裂,同时又应主动地补偿低收入者的资源耗损;第三,政府应设计并遵循“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应搭建经济个体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产业发展的新型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化和产业竞争力的高端化。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现实状态来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工业化的逻辑。坚持工业化逻辑就是要防止过度去工业化,从新兴产业的新动能培育与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两条路径入手,以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继续工业化及工业现代化为基本逻辑,在坚持把实体经济做优做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进而构建我国新时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工业化逻辑的实现需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渗透作用,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动能;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培育未来新产业的发展;完善支持体系,创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治安学专业课程应科学合理构建课程思政框架,应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回应时代之需、把握专业之要、锻造育警之魂。  相似文献   
7.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的力量源泉,其生成有着鲜明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承继和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抗击灾难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基因的传承和发扬。从实践逻辑来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的砥砺和淬炼。准确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有助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柳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统领,聚焦"组织动员、实践育人、服务大局、能力提升、文化引领"五大能力建设,在疫情防控、大型赛会、生态环保、扶幼助残、脱贫攻坚、城市治理等众多领域中凝聚力量,以青春实践实现创新发展,全面服务共青团改革。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1,(2)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继承与创新是理论构建与发展之魂,理论创立则引领时代与指导实践。1 7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就确证了她是一个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与发展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系列特征,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人民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广泛动员和协调各种力量协同参与到卫生健康事业建设中,很快扭转了"疾病丛生、缺医少药、人民体质极度低下、保障制度缺失"的严峻局面,中国的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回顾与研究这段时间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有助于健康中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