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华贸易和美国制造业劳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夏 《南风窗》2007,(5):74-75
对华贸易在过去几年间成了美国政治的一个热点,而制造业的劳工组织则成了挑战对华贸易的最大力量。毫无疑问,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盟友间的争执--冷战初期美英在对华贸易管制上的分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失败已成定局之后,美国政府开始策划利用经济武器向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由于英国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利益以及它治理下的香港在中西方贸易中的重要转运作用,英国在对华贸易管制上的合作成为美国成功利用经济武器的关键.然而,基于对冷战的不同设想和大相径庭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战略,在对华实施贸易管制的初期,美英之间的矛盾斗争显得微妙、复杂.  相似文献   
3.
抵制日货运动是萦绕于20世纪前期中日两国间长达三十余年的重要现象,但相应的研究尚存很大空缺,尤其是针对其经济效力的研究更为数寥寥。在中日两国学界针对抵制日货运动经济效力的研究中常见"一高一低"现象,即"高度评价"与"贬低评价"。"一高一低"两种声音均是基于短期或单次运动之经济效果而做出的评价,未能反映前后延续长达三十余年的抵制日货运动经济效力的整体面貌。以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日本对华贸易的整体进程为参照,旨在以日本对华贸易特别是对华输出为例探讨抵制日货运动经济效力的实像。研究表明,抵制日货运动的经济效力在短期与长期上呈现"一大一小"的现象,以及在不同商品上存在"或有或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自从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菲中两国的经济关系持续发展。菲律宾对华贸易要比它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增长得更快。近几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菲律宾比素对人民币的比值相对较低,菲律宾对华出口骤增。尽管中国在菲律宾外贸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已经由80年代的2%增长到现在的4%,但总的来说仍然偏少。 当前的菲中贸易结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体。正如其整体贸易结构一样,菲律宾的对华出口贸易以半成品为主。中国的工业制品则包含更多的制成品——电子产品、金属制品和建筑材料。近几年,在中国对菲律宾出口中消费品、食品及食…  相似文献   
5.
覃爱玲 《南风窗》2013,(13):72-74
尽管墨西哥对华贸易逆差近年来大幅上升,墨西哥新总统仍对中国传递出强烈的友好信号。然而,相比墨西哥对中国巨大的经济企盼,中国对墨西哥似乎更多基于政治考量。墨西哥国内舆论普遍认为,中墨目前的贸易关系,是中国单边获利的。不难理解,过去几年,在这种不满中,墨西哥成为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戴启秀 《德国研究》2008,23(4):21-28
根据实证案例分析和归类,自1993年欧洲建立统一大市场以来,欧盟处理涉及中国相关产品的反倾销案例,主要采取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和特殊市场经济国家待遇原则,由此形成了相应的三种类型、三种处理方式和三种不同的结果。作者将众多的案例归类为三种常见类型,简化了对错综复杂案例的理解和解释。同时还分析了欧盟对华实施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欧盟在案例中列举的主要理由和采取的常用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纵横》2001,(9):34-34
为了加快北部省份边境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发展,促进越南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越南政府于2001年6月作出决定:调整对华贸易政策,降低边贸关税及费用,吸引中方的先进技术到越南投资,同时,鼓励越南发达地区的商人到北部边境口岸开办公司。 (一)适当放宽越南2000年经贸进出口物资政策,允许经商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贸易往来。 (二)鼓励越商将越生产的工业产品、百货类产品在边境口岸大量自由销售,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逐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地方政府不能乱收取税费,任何部门不得干预和限制。 (三)在边境口岸办理有关…  相似文献   
8.
左海聪 《法学》2012,(5):106-113
1980年至2010年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制定新的国会立法而实现的;第二阶段是通过威胁制定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贸易法案而实现的;第三阶段以积极实施作为美国外贸法一部分的WTO协定、修改美国反补贴法的内容而实现的;第四阶段则是通过加大外贸法的实施力度而实现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原则已基本定型,该原则在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方面的具体体现以及美国总统和国会在实施贸易法律和政策上的相互配合,使得对华出口的"矛"的功能与限制中国出口保护贸易的"盾"的功能都发挥得比较充分,从而对中美贸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立新 《美国研究》2015,(2):150-157
<正>以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来华为肇端,中美两国人民的交往已经走过了230年的历程。在这二百多年的交往中,两国有过尖锐的冲突和对抗,甚至兵戎相见,但在绝大部分时期,中美之间保持和平、互利甚至友好与合作的关系。从1784年开始的对华贸易有助于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打破英国的贸易封锁,积累发展经济所必需的资金。大批传教士来华,给中国带来现代性的观念和新式教育,同时也改变了美国对东方的认识,而一波又一波的赴美留学热潮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教  相似文献   
10.
严锴 《法国研究》2012,(2):67-72
1664年组建的法国东印度公司因为频繁的海外战事和糟糕的财务状况而未行使其在远东的贸易特权,直到1698年法国对华贸易才由私商正式开启,并在1719年永久印度公司成立后得以稳定地发展。本文述及十八世纪法国对华贸易的发展历程、管理机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并从英法冲突的角度对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成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