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旺盛发展时期,把握好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是关键。本文探讨了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1964年,中共中央在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提出为了平衡全国工业布局和加强战备,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一、二、三线是按照当时设想的我国军事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三线地区的范围是指乌鞘岭以东、京广线以西、雁门关以南、韶关以北包括云、贵、川、陕、甘、渝及鄂西、豫西、湘西8省1市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3.
四个转变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和荣 《当代广西》2007,(18):19-20
加快建设梧州、贺州、玉林、贵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是进一步完善“一轴两廊”工业布局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兴未艾时,尤须保持冷静和清醒。  相似文献   
4.
工业结构与工业布局乃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综合体的两个相互联系的侧面,从工业生产要素的部门配置来看表现为工业结构,而从其空间配置和组合来看则表现为工业布局。因此,研究工业结构必须研究工业布局工业布局调整的研究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按地域划分进行研究或按工业部门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地域划分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上海工业布局调整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1、努力将湖北打造成中国制造业中心。建议成立我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办公室,作为政府的专门职能部门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全省制造业工业布局和发展。针对湖北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制造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将湖北打造成为国家制造业中心的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和发展目标。建立制造业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发改、科技、财政、国土、规划、统计等相关部门参加,指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2%以上,2010年达到了15.3%。在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工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地位持续上升,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调整一线,建设三线,改善工业布局,加强国防,进行备战,是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在20世纪60年代一项富有远见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8.
我市调整工业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市实际发挥好两个优势(区域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主动,抢抓机遇,坚持三个依靠(政策、技术进步、自力更生);突出重点,加强四个调整(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工业管理体制、工业环境):积极工作,实现一个目标(产业结构高级化)。简称为“一二三四一”。  相似文献   
9.
重庆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为军工配套的化工企业是三线建设的重要行业之一。三线建设中建成投产的化工企业对重庆化学工业的发展与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内迁的橡胶、塑料、油漆、制药等化工企业使重庆化学工业的门类进一步齐全,并增强了重庆化学工业的实力。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国家宏观布局方针,三线建设中的重庆化工企业,整体上沿江分散分布与小区间内集中分布相结合,初步形成重庆化学工业的分布格局,即:市区沿江地带的多品种综合性化工区和长寿——洛碛化工区。三线建设中的这批化学工业不仅完善了重庆化学工业的布局,而且为此后重庆化学工业沿长江不断拓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都江堰市工业布局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江堰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随着旅游业的逐渐饱和 ,市政府提出了“旅游兴市、工业强市”城市发展思路。文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了都江堰工业布局的现状 ;并就都江堰市工业布局的调整提出了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建议 ,中心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 ,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有机地把发展工业和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 ,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