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1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保障世界》2005,(12):F0002-F0002
和龙林汪有限公司是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所属十一家子公司之一,地处长白山腹,总经营面积170,489公顷,森林总蓄积量2,606万平方米。经营区内山岭起伏,河流纵横,资源丰富,景色秀美。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延边地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融资困难的问题。究其原因,各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不高,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加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而缺乏有效的经济担保等。为此,政府和金融部门应积极扶持中小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间融资渠道以及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延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抓住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边贸在延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俄罗斯在延边进口市场中占有1/3以上的份额。但延边同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在规模上还不够大,而且进出口比例严重失衡。为改变这种状况,延边应重新认识俄罗斯市场,走出误区,实行大经贸战略,积极推行边贸的规模经营和外贸企业的民营化,确定在俄远东地区开拓市场的重点方向,走出一条“出口带基地、基地保出口、基地带产业、产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新路。  相似文献   
5.
发展延边经济要有思变思进的精神力;扩展市场的开拓力;“软硬兼施”的吸引力和管理调控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侵略者欲壑难填,机关算尽,最终哀叹"中国尚有人,不可欺也";我民族英雄跋山涉水,义正辞严,促成清末唯一保住领土的条约签订。侵略者所觊觎的,绝不仅是图们江中那块2000余亩的滩地;爱国者所捍卫的,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忠诚与野心短兵相接,智慧与伎俩针锋相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共同回顾——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得了大量特权,并将朝鲜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虽然日本"大陆政策"的侵略铁蹄已经踏上了图们江以南的东亚大陆,但  相似文献   
7.
人事任免     
《吉林政报》2012,(4):41
2月3日省政府决定,免去霍玉的省商务厅副厅长职务。(吉政干任[2012]15号)同日省政府决定,免去金雄的延边大学副校长职务。(吉政干任[2012]16号)  相似文献   
8.
环保产业是适应环境保护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延边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与吉林省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延边大学共同主办了"日军‘慰安妇’问题"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朝、韩三国的相关专家学者30多人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和批判了日本过去侵略战争中犯下的"慰安妇性奴隶"的历史罪行及现时极端错误的历史认识问题。延边大学副校长崔炯谟教授在开幕词中指出:二战时期日本侵略军的"慰安妇"历史问题,它虽是一个沉痛的历史记忆,却牵动着当前东北亚格局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既有学术价值,又有  相似文献   
10.
南学天 《新长征》2011,(12):11-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全会科学分析了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准确把握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新期待,令面深入地回答了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等一系列事关我国当代和未来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命题,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