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延续和深入,文本和细读讨论有意识地淡化问题意识,对作家作品抱有更多的历史的理解和同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开掘,呈现作品更丰富的内在肌理和思想理路。在此视角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张承志《北方的河》是一部过渡性的小说,这种过渡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于1960年代的青年运动与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之间建立了有价值的关联点,这些关联关乎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自觉清理和对未来的深度展望。  相似文献   
2.
作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延续和深入,文本和细读讨论有意识地淡化问题意识,对作家作品抱有更多的历史的理解和同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开掘,呈现作品更丰富的内在肌理和思想理路。在此视角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张承志《北方的河》是一部过渡性的小说,这种过渡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于1960年代的青年运动与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之间建立了有价值的关联点,这些关联关乎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自觉清理和对未来的深度展望。  相似文献   
3.
牟泽雄 《学理论》2009,(4):138-139
张承志的文化抵抗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本文立足于对张承志散文作品的分析,探讨了“新殖民主义”时代中的张承志抵抗思想的内在动因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4.
书荐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钱穆钱穆以自学成名家,一生为学,兼涉四部,著作等身。本书以其对双亲及师友等的回忆文字道出许多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情致款款,令人慨叹。八十载人生风雨,读者自可由书及人,由人观世,感悟世纪之变。  相似文献   
5.
李北方 《南风窗》2016,(4):87-89
正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能仅停留在自发的状态,民间文化自发地生长了几千年,成果不可谓不丰富,但思想上毫无突破。新工人文化的发展恐怕也脱不开这样的规律,它亟需摆脱自发状态,向更成熟的层面迈进。一转眼,"打工春晚"已经办了5届,每一届都会吸引一些媒体参与报道,知识界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打工春晚"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已经基本确立起了它的影响力。2012年初,我在网上看到首届"打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     
作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延续和深入,文本和细读讨论有意识地淡化问题意识,对作家作品抱有更多的历史的理解和同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开掘,呈现作品更丰富的内在肌理和思想理路。在此视角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张承志《北方的河》是一部过渡性的小说,这种过渡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于1960年代的青年运动与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之间建立了有价值的关联点,这些关联关乎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自觉清理和对未来的深度展望。  相似文献   
7.
定价:45元出版:2015年1月本书聚焦新工人群体,讲述新工人的故事。通过工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展示新工人阶层消极的或积极的文化状态。本书得到崔永元、梁鸿、张承志、王晓明、汪晖等人的亲力推荐。  相似文献   
8.
我觉得现在中国人对于"文革"的遗忘,很重要的一点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模糊不清了,以至于对于今天也看不清,导致了在我看来非常混乱的时代精神状况。和《锵锵三人行》中担任电视嘉宾侃侃而谈的他,区别不大,坐在记者面前的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子东先生,鼻梁上,架着一副方框眼镜,谈吐举止,显得斯文儒雅。他刚刚出版了厚厚的三  相似文献   
9.
作为重返八十年代的延续和深入,文本和细读讨论有意识地淡化问题意识,对作家作品抱有更多的历史的理解和同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开掘,呈现作品更丰富的内在肌理和思想理路。在此视角下,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张承志《北方的河》是一部过渡性的小说,这种过渡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它于1960年代的青年运动与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之间建立了有价值的关联点,这些关联关乎我们对自己历史的自觉清理和对未来的深度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民歌、民俗与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民族有一首古老的民歌,歌名叫做“黑骏马”,歌中吟唱的主题,是一个蒙古骑手寻找他妹妹的过程。这是一个古朴而苍凉的故事。作家张承志以这首民歌作为引子,写下了一篇同题小说《黑骏马》(载《十月》1982年第6期)。在这篇小说里,张承志对蒙古民歌的起源进行了深深的思索,并作出了他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