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19篇
中国共产党   261篇
中国政治   384篇
政治理论   153篇
综合类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作为西方伦理学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把正义视作理性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强调那些形成正义倾向的事物来源于人自身的"我能成其所是"的德性,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是内向性的。黑格尔看到了亚里士多德内向性正义以"自我沉思"的方式追求正义的局限,主张以法权这一外向性维度完成正义实现的理性必然,但由于黑格尔缺乏对社会生产方式的研究和剖析,导致其正义理论仍然带有抽象性和片面性。马克思则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剖析,发现了资本对劳动的绝对支配这一隐匿着的资本逻辑,主张无产阶级以革命实践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既突破了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和德性的内向汇通,也超越了黑格尔的正义和法权的外向交叉,在历史和社会的生产方式变革中实现了正义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管理好人格 实现向道德生产力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决不是游离在生产力之外的 ,它是社会生产力的结构要素。经典的传统理论却疏远了道德与生产力的关系。从静态中看 ,似乎道德与生产力是分属于不同领域的。但是在动态中与此是不同的 ,道德内容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德性的人格就是高效率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德性的根据、德性认知的方法,实现德性的途径几个方面,简要阐释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典型地体现了在解决道德问题上的知识论思路。从当代呼吁世界伦理的背景来看,人类若想建立最基本的为所有人都能认同的普遍的伦理行为规范,最有效的是通过理性考量的途径来实现。这一思想为认识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当代社会的伦理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贾乾初 《前沿》2006,(10):231-234
刘师培作为天义派无政府主义者的代表,深受日本幸德秋水影响,其社会主义观的指向为无政府主义。他能够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大要却不能认同,他提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办法,却又陷入空想。他的社会主义观因有显明的传统文化特质而独具面貌。从经学西学化的角度来看,刘师培的社会主义观颇具剖析价值。  相似文献   
6.
监狱警察职业化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高行刑效率和改造质量、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文章就监狱警察职业特质培养的基本内容、主要途径,职业化建设的法制保障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国家, 19世纪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行政伦理这个新的研究领域。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水门事件”爆发, 使西方学者对行政伦理问题的研究达到新的阶 段。行政官员德性是众多学者在研究行政伦理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他们认为行政官员是否拥有 平等、正义、勇气和良心等德性, 对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品格是一定人群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行为、情感、思想方式的风格与气质。武汉人文化品格具有两面性,其斥力与魅力共存——内敛和疏离趋向使武汉人缺失一股张力而生排斥;宽容、重情与求稳心态则让武汉显得包容而有吸引力,斥力与魅力浑然一体,使得武汉和武汉人让人在时厌倦,去时又生怀念之情。如果武汉人致力于自身文化品格斥力的调适和魅力的传扬,武汉将更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武汉人形象也将更加光辉亮丽。  相似文献   
9.
杨豹 《桂海论丛》2010,26(6):57-61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出现了复兴。它们反对以规则为核心构建伦理学理论,认为要把德性作为伦理学的基础,规则从属于德性,进而将德性作为人的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来理解。它从实质主义而非形式主义来诠释伦理学,并重视实践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对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构建目标、构建内容、构建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德性,是人节制自己本性的欲望,把天然的情感自觉地扩展到社会,建立一个真正富有人性的世界的道德人格。它是人的一种自觉自由的智慧实践。之所以称其为“智慧”,是因为德性与人生成功息息相关。两千年来,我国古代一直把德性作为导引人生成功、升华人生境界的理想阶梯。小德引导小成功,大德则导引大成功。学校德育工作只有把道德、人格培养与人生成功策略相结合,把德性植人生命,才能真正展现德育的魅力,塑造高贵的人性,造就孩子光辉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