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印象整饬、信息的印象整饬、情境的印象整饬对大学生改变态度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工作中学会应用这种整饬技巧,敦促大学生改变态度.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心理学对价值观的理解出发,浅论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首先,合理期望能够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次,营造情境让大学生从顺应环境到真正接纳;其中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地位/权威的影响力、公开赞成和反对将起到巨大作用。第三,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也影响着态度;从行为开始,运用更有吸引力的载体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3.
郭聪惠  王立洲  曹爱琴  夏永林  宁馨 《前沿》2013,(13):115-117
大学生正确态度的形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客观分析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及其形成的原因,积极帮助大学生转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实效性的关键.文章依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通过大学生对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与态度,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作了具体分析,为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和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社区书记在服务居民群众、带领居民群众建设和谐社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那么,社区书记如何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卓有成效的服务呢?仔细辨析社区书记的工作性质,其重要的工作环节就是与大量的社区居民沟通交流。服务社区群众的工作技巧就是要把握有效转变社区居民态度的工作技巧。一、劝说宣传法。这是一种借助语言、大众传媒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递信息,影响居民,使之改变态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关注信息传播者(劝导者—社区书记)、  相似文献   
5.
改变烦心才能拥有欢喜和快乐,不经常烦恼才能令生活更美好起来。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有事烦恼,没有事也烦恼,生活只能是徒增烦恼。马斯洛先生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这是说,好的心态决定好的命运,好的习惯决定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职务犯罪具有封闭性与隐蔽性等特点,调查讯问能够弥合证明困难,在查明案件事实、证实犯罪上具有特殊的价值。态度改变理论与真实供述的生成机制高度契合,将认知平衡、失调理论引入讯问情境,能够保障供述的真实性和稳定性。职务犯罪者的认知水平、自我调控、应讯能力强于一般犯罪嫌疑人,讯问过程中对抗性明显,畏罪、侥幸心理突出。基于说服机制下的态度改变提示应从认知体系改变、情绪调节与情感影响两方面建构调查讯问。认知重构包括谎言识别与揭露、使用证据策略。情感影响主要包括建立相容关系、道德感唤起、最大化和最小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莺 《工会论坛》2008,14(6):57-58
态度在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态度理论的研究也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启示。态度改变理论认为,教育者、教育对象、说服情境、说服信息是影响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在信源即传达者可信性较高的前提下,态度差异在目标靶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呈倒U曲线特征,即中等差异引起的态度变化量大.在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中,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劝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道德态度或是改变错误的道德态度,并建立相应行为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有效促进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道德教育者要在把握不同教育对象原有道德态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态度差异,力避其产生同化失误和对比失误,同时注意提高自身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9.
说服教育是指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通过言语交谈、痕迹物证等方式方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法律、道德的教育,促使犯罪嫌疑人分清是非界限和权衡利弊得失,有效改变犯罪嫌疑人不愿供述案情的态度的讯问方法。  相似文献   
10.
警务交际是警察在执行警务的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行为。成功的警务交际有助于塑造警察的良好形象 ,改善警民关系 ,提高队伍的战斗力。警务交际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意识问题 ,诸如 :警务交际中处理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警威顺从的利弊观 ;警察态度的外控技巧等 ,需要我们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改变理论加以分析研究 ,提出合理化建议 ,促使警察成功地实现警务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